\"正因是'老顽固',才更要让他们亲眼看看。\"叶明调整着护臂的系带,甲片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晨光透过窗棂,照在藤编与铁片交织的甲面上,泛出独特的光泽。
马车穿过尚在沉睡的京城,朱雀大街上只有更夫和早起的贩夫走卒。
叶明掀开车帘,看见陈静姝的轿子已等在宫门外——她作为军器监女官,今日特准上朝辅助演示。
\"侯爷。\"陈静姝行礼时,袖中滑出一卷绢纸,\"昨夜静姝想到一种新系带法,可让藤甲穿戴速度提升一倍。\"
叶明展开一看,是种交叉束带的改良设计,确实巧妙。正要详询,宫门内传来钟鸣声,百官开始列队入朝。
太极殿内香烟缭绕,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叶明手持玉笏站在武官队列前端,感受到无数目光聚焦在自己身旁的铠甲上——那套藤铁复合甲静静立在木架上,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上显得格外突兀。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细的嗓音回荡在大殿中。
兵部李肃出列:\"臣有本奏。南疆叛乱愈演愈烈,驻军因装备不适非战减员严重。请陛下速决应对之策。\"
皇帝李云轩目光转向叶明:\"靖安侯,朕闻你正研制新甲,可有成果?\"
叶明出列行礼:\"回陛下,臣已设计出藤铁复合甲,专为南疆气候所制。\"
说着命人将铠甲抬至殿中,\"请容臣演示。\"
他简要讲解了设计原理,随即请出一名侍卫当场试穿。与传统铁甲半刻钟的穿戴时间相比,这套新甲仅用百息便穿戴完毕,引得众臣啧啧称奇。
\"荒谬!\"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右侍郎郑勉大步出列,\"陛下,藤甲乃蛮夷之物,岂堪大用?且遇火即焚,若叛匪用火攻,我军岂不自取灭亡?\"
叶明不慌不忙:\"郑大人所虑极是。故此甲外层仍覆铁片,既防箭矢,又阻火势。内衬藤编则用特制药剂处理,遇火仅会焦黑,不会剧烈燃烧。\"
他转向皇帝,\"臣请演示。\"
得到准许后,叶明命人取来火把,直接灼烧甲片。火焰舔舐下,藤编部分确实只慢慢变黑,没有出现剧烈燃烧的情况。
\"即便如此,防护力也难比全铁甲!\"郑勉不依不饶。
叶明早有准备,请出一名御前侍卫:\"请郑大人亲自试试此甲防护。\"
郑勉狐疑地拿起一把军中制式腰刀,用力砍向铠甲。刀锋在铁片上擦出火花,却只在藤编上留下浅浅的痕迹。围观的官员们发出一阵惊叹。
\"钝器如何?\"郑勉仍不死心,换了一把铁骨朵砸向铠甲。这次叶明亲自解释:\"藤编的蜂窝结构能分散冲击,内衬还有丝麻填充层进一步缓冲。\"
李云轩看得分明,龙颜大悦:\"靖安侯此甲甚妙!轻重得宜,正合南疆之用。着即赶制千套,速运前线!\"
\"陛下!\"郑勉突然跪地,\"臣请与靖安侯当庭比试。若此甲真如所言,臣甘愿领罚;若有不实,请治其欺君之罪!\"
殿中顿时哗然。叶明心知这是郑勉最后的挣扎,坦然应战:\"臣愿接受挑战。\"
皇帝准奏,命人在殿外校场设靶。烈日下,叶明亲自穿戴藤铁甲,站立五十步外。郑勉则挑选了一把三石强弓,搭上破甲箭。
\"郑大人请。\"叶明张开双臂,毫无惧色。
弓弦震响,箭如流星。只听\"铛\"的一声,箭矢在铁甲片上擦出火花,斜斜弹开。
郑勉脸色铁青,又连射三箭,结果两支被弹开,一支勉强卡在藤编层,却未能穿透。
\"够了。\"皇帝制止了还想再试的郑勉,\"靖安侯此甲,朕亲眼所见,确为良器。郑爱卿,你还有何话说?\"
郑勉汗如雨下,跪地请罪。皇帝当庭宣布:藤铁复合甲即刻量产,优先装备南疆驻军;郑勉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退朝后,叶明刚走出宫门,就被一群将领围住——都是来求购新甲的。他好不容易脱身,发现陈静姝正在马车旁等候,阳光下她的眼眸亮如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