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账册。\"叶明恍然,\"'北运二十车'的货物中,恐怕就藏着运往胡人的军械!\"
太子点头:\"正是。但账册现在...\"
\"在府中地窖,很安全。\"叶明看向父亲,\"不过郑家既然怀疑账册在我们手中,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叶凌云捋须沉思:\"为今之计,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保护好账册,另一方面...\"他看向太子,\"需要一个人去朔风关接应叶秋,拿到那封'玉麟印'的信件。\"
\"我去。\"叶明毫不犹豫。
\"不行!\"叶凌云和太子异口同声。
太子按住叶明的肩膀:\"明弟,你现在是郑家的眼中钉,一旦离京,必遭不测。况且...\"
他压低声音,\"陛下另有重任交给你。\"
\"什么重任?\"
\"明日郑家诗会。\"太子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郑维老奸巨猾,从不留文字证据。但那'玉麟印'必是他亲手所盖。陛下要你想办法取得郑维的笔迹和印鉴样本,交由翰林院比对。\"
叶明心头一震——这是要他深入虎穴啊。
\"孩儿明白了。\"他郑重应下,忽然想起什么,\"对了父亲,郑安那厮该如何处置?\"
叶凌云冷笑一声:\"先关着,明日我亲自'送还'郑府。\"
老国公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顺便会会那只老狐狸。\"
议事毕,太子匆匆离去。叶明送客回来,发现小妹叶瑾躲在回廊转角,手里还捧着个食盒。
\"三哥...\"她怯生生地递上食盒,\"你一天没好好吃饭了...\"
食盒里是几样家常小菜和一碗还温热的鸡汤。叶明心头一暖,接过食盒坐在廊下吃起来。
叶瑾挨着他坐下,小声道:\"三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看府里护卫多了好多...\"
叶明放下碗,揉了揉妹妹的发髻:\"没事,就是最近京城不太平,父亲多加了些防备。\"他转移话题,\"你的《女诫》抄完了吗?\"
叶瑾嘟起嘴:\"早就抄完了。三哥你别总把我当小孩子...\"
夜风拂过,带来一阵桂花香。叶明望着满天星斗,心中却思绪万千。明日郑家诗会,将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而三日后秋分,更可能关系着边关存亡...
\"三哥,你看!\"叶瑾突然指着天空,\"流星!快许愿!\"
叶明看着那道转瞬即逝的光痕,在心中默默许下愿望:愿家人平安,边关无恙。
远处传来梆子声,已是二更天。
第二天,晨雾未散,郑国公府的马车已停在叶府门前。
叶明整了整衣襟,锦袍玉带,腰间悬着一枚羊脂玉佩——这是太子昨夜特意送来的,说是内嵌香丸可防毒物。
\"少爷,真不要小的跟着?\"李天宝捧着斗篷,满脸担忧。
叶明摇头,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铜盒:\"你留在府里,若午时我还未归,就将这个交给福伯。\"铜盒里是一封密信,详细记录了郑家可能的阴谋。
马车穿过晨雾笼罩的街道,叶明闭目养神,脑海中回放着父亲今早的叮嘱:\"郑维设此诗会,必有所图。你只需取得笔迹样本,切莫冒险。\"
车帘外,市井声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鸟鸣啾啾。
郑国公府的别院建在城东鸣鹤山上,四周古木参天,环境清幽,最适合\"雅集\"。
\"叶公子到——\"
随着门房唱喏,叶明踏入别院大门。院内假山流水,亭台错落,已有十几位公子贵女在园中赏景谈笑。
他一眼就看到了被众人簇拥的郑瑜——今日一身湖蓝锦袍,手持折扇,好不风流。
\"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