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还请十七叔务必把朕的这个意思转述给诸宗亲,让他们知道,朕虽然加恩众亲以启盛世,但不是说,朕就会骄纵他们。”
弘历在处置李蟠后,就在圆明园的茹古函今轩召见了递牌子谢恩的果亲王允礼。
与此同时。
弘历也把自己处置李蟠的事,告知给了允礼,还明确表示了自己这样做的目的。
弘历这样做,为的是警告这些宗亲,不要觉得他这样做是针对雍正,要剪除雍正的旧人。
当然!
弘历其实已经通过赏李蟠给弘皙的行为,而表达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他现在,让允礼再转述一遍,也是为了避免脑子愚笨的宗亲,还是没明白过来。
而到时候,如果有宗室在听了允礼转述了他的话后,都还没有醒悟的话,那就只能说明是纯坏了。
不过,允礼在听了弘历这话后,倒是先内心震颤了一下。
他在看见弘历甫一登基就大发恩旨时,本来还有些担忧,觉得这位新天子还是有些天真,也有些自负,可能要因此吃大亏。
但现在,弘历这番话,让他打消了这样的疑虑。
而允礼因此,开始从内心觉得,自己大清的新天子,无疑依旧是一位圣主。
关键是,这位圣主还更年轻!
这让允礼对大清的未来,也不由得充满更多遐想!
允礼因而起身向弘历深深作了一揖:“臣遵旨!皇上才继承大统,既要安定人心,也要使众人畏服,自是不易,臣自当竭力燮调!”
弘历为此笑着颔首,允礼的政治悟性之高,让他也颇为欣赏,故也在这时补充道:“朕有十七叔辅佐,不知要省多少心思。”
“皇上过赞!”
弘历伸手抬了抬,没让允礼跪下来,只让他坐在说话,且道:“朕刚登大位,诸事繁杂,还多辛苦十七叔。”
“此乃臣本分,也乃臣隆恩,皇上万勿多虑。”
允礼再次起身回道。
弘历则依旧摆手让允礼坐了回去,而看向他继续说道:“眼下,要说最要紧的,还是尊阿玛为太上皇与尊额涅为太上皇后和以及尊额娘为太上皇贵妃这事,还请十七叔尽快让军机处替朕拟此谕旨。”
“嗻!”
允礼应了一声,且告辞退了下去。
而弘历在允礼离开后,搓洗了一下脸,眨巴了一下眼睛。
时维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的晌午。
但因昨晚处理奏折加班了的缘故,导致弘历到现在都还有些困,连刚才和允礼说话都是强撑着精神。
弘历没想像雍正一样勤政,勤政到熬夜批奏折。
但不知道是刚登基兴奋劲没过去的缘故,还是权力本身就是最好的兴奋剂的缘故,他一处理起奏折来,就控制不住自己,而不想停下。
他突然开始有些理解,前世为何公司老板们都爱加班了。
不过,弘历还是想尽力控制住自己,做到历史上的乾隆一样自律,不做权力的牛马。
而弘历不得不承认的是,初登大位的他,要处理的事的确有点多,光是大臣递牌子请求面圣的折子都堆满了案桌。
弘历回头时,就看见了满案桌的请求面圣折子。
这让他不由得闭了一下眼。
“朕自找的!”
弘历为此叉腰一叹。
没错,他是自找的,一登基就大发恩旨。
稍微懂点规矩的受恩王公自然都是要请求面圣谢恩的。
不然,就真成了百岁老人吃砒霜,嫌命长了。
“主子,该用晚膳了。”
这时,新任勤政亲贤殿兼九州清晏殿领侍太监陈福和正侍太监李玉小心翼翼地来到了弘历面前,躬身禀报。
弘历颔首,便踏步出了茹古涵今轩,过南大桥,回了他居住的九州清晏殿。
彼时,在九州清晏殿正堂明间,已摆好了帝王所用席面。
御前掌事宫女金玉钗和曹露,也已经带着御前宫女侍立于席面两旁。
这些御前宫女已端有净手用的一铜盆水与松江棉布巾帕,以及漱盂和茶水等物。
按规矩,该席面合计有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外加火锅、粥、汤等几十种菜品。
但弘历今日晚膳主要吃的是江南进贡的鲥鱼。
在让雍正、皇后与皇贵妃挑选后,弘历自己才让御茶膳房选了一条最鲜美的,给自己做了吃。
江南的鲥鱼运进京花销可不便宜。
康熙时,因进贡鲥鱼,花销曾经明面上高达八千两,而加上地方官吏借机盘剥的,合计最高要增加上万两的民众负担。
为此,在康熙朝出现过一次涉及鲥鱼进贡取缔与否的官场斗争。
最终,因为这场斗争,鲥鱼进贡被明面上叫停,但江宁织造局还是会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