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山,都沉浸在一种压抑的悲戚之中。
重阳宫内,全真七子跪在王重阳的遗体前,哭声嘶哑。
尤其是丘处机,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此刻哭得像个孩子。
周伯通没有哭。
他只是呆呆地坐在一旁,眼神空洞地望着师兄那张安详得过分的面容,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神采。
顾渊没有参与他们的悲伤。
他只是一个过客,一个见证者。
在全真教为王重阳举办的隆重葬礼上,顾渊也只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敬上了一炷香。
葬礼过后,马钰找到了顾渊。
他已经接任了掌教之位,神情虽然悲伤,但眉宇间多了一份沉稳。
“顾渊小友,这是师父临终前,特意交代要留给你的。”
马钰递过来一个木盒。
木盒古朴,没有任何装饰。
顾渊接过,入手微沉。
“多谢。”
就在这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终南山的宁静。
所有江湖人士都停下了议论,惊疑不定地望向山门方向。
只见一队身披金甲、手持长戟的御林直,排着整齐的队列,踏上了重阳宫的广场。
他们面容冷峻,气血旺盛,人人都是二流武者。
阳光下,甲胄生辉,一股属于帝国的威严,瞬间压过了江湖的草莽之气。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
一名面白无须、身穿锦袍的太监,手捧圣旨,在两名小黄门的簇拥下,走入殿前。
“圣旨到——!顾渊何在,上前接旨!”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看向人群中的黑衣青年。
顾渊走到殿前,并未下跪,只是平静地看着那名太监。
太监眉头一皱,心中闪过一丝不快。
见君不跪,见诏不拜,此乃大不敬之罪。但来之前,
官家特意嘱咐过,对这位顾宗师,无论他有何等“失礼”之举,都不可追究。
“罢了,此等方外高人,不拘俗礼也是常事。”
太监心中自我安慰,清了清嗓子,展开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有宋以来,国朝偃武修文,然四夷环伺,狼烟未绝,非有盖世英雄,不足以安邦定国。”
“今有武绝顾渊,以弱冠之龄,臻宗师之境,于终南之巅,论武重阳,证道无上。”“
其行可嘉,其武惊世,实乃我大宋之麒麟,社稷之干城!”
“朕心甚慰,为彰其功,扬我国威,特此昭告天下:”
“敕封顾渊,为当世武道第一人!”
“御笔亲题‘天下第一’金匾,赐之!”
“钦此!”
冗长的圣旨念完,全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议论声。
“朝廷……朝廷竟然真的册封天下第一了!”
“我的天,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顾宗师这面子也太大了,官家亲封,御笔亲题!”
人群沸腾了。
江湖是江湖,朝廷是朝廷。
自古以来,两者泾渭分明。天下第一的名号,向来是靠拳头打出来,由江湖中人公认的,何曾有过朝廷官方认证的先例?
这一道圣旨,打破了数百年的规矩。
黄蓉激动地抓着黄药师的胳膊,小声说:
“爹爹,你看!皇帝都承认顾渊是天下第一了!”
黄药师冷哼一声,撇过头去,嘴里嘀咕:
“哼,朝廷的鹰犬罢了,有什么好得意的。”
话虽如此,他眼中的酸楚之色却更浓了。
洪七公则抚掌大笑:“哈哈哈哈,有趣,真是有趣!”
“赵官家这一手,玩得漂亮啊!”
“把这小子架在火上烤,以后他想不为大宋出力都不行了。”
一灯大师双手合十,低声念了句佛号,眼中既有赞许,也有担忧。
全真七子的脸色最为难看。
这圣旨,每一个字都像一记耳光,火辣辣地抽在全真教的脸上。
在他们的地盘上,册封击败了他们祖师爷的人为天下第一,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可他们偏偏发作不得。
传旨太监将身后侍卫捧着的金丝楠木托盘接了过来。
托盘上,用明黄绸缎覆盖着一块金匾。
“顾宗师,请接赏吧。”
太监将托盘高高举起,送到顾渊面前。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
接下这块匾,就意味着顾渊接受了朝廷的册封,从此与大宋朝廷,与官家赵昀,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他的荣辱,便是大宋的荣辱。
顾渊看着那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