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顾渊拿起放在一旁的凤渊枪,一步一步,向着山顶的最高峰走去。
山道上,所有人都自发地让开了一条路。
他们看着那个身穿黑衣,手持长枪的青年登山。
他的步伐不快,但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某种玄妙的节点上,与整座山峦的脉动合而为一。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他的身上。
……
终南山之巅,玉虚峰。
此地乃终南七十二峰之首,地势最高,也是全真教的禁地。
平日里,除了掌教,无人能够踏足。
今日,这里却汇聚了当世最顶尖的一批高手。
东邪、北丐、南帝,还有神霄派的萨守坚与王灵官,他们站在稍远一些的山岩上,将最好的位置留给了即将对决的两人。
更远处,黑压压的人群蔓延到半山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那历史性的一刻。
当顾渊的身影出现在山巅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但他却不是今天唯一的主角。
只见在玉虚峰最边缘,一块悬空突出的巨大青石之上,一个身影盘膝而坐。
他背对着众人,一头银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着,宽大的道袍在山巅的罡风中猎猎作响。
他的身形仿佛与背后的云海、远方的山峦彻底融为了一体,给人一种他本就属于这里的错觉。
他并非在打坐。
在他的膝上,横放着一张古琴。
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一阵清越平和的琴声便悠悠响起。
琴声并不响亮,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那音符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在翻腾的云海间流淌,抚平了人们心中的焦躁与喧嚣。
甚至,天空中有飞鸟盘旋,被琴声吸引,却又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绕着圈。
顾渊停下脚步,静静地听着。
他能从琴声中,听出王重阳一生的经历。
有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有中年时的家国情怀,也有晚年时的超然物外。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王重阳缓缓转过身。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临战的紧张,只有一片宁静与平和。
“道友来了。”
他微笑着开口,声音如同他刚才的琴声,“山风凛冽,云海翻腾,此景可能静心?”
顾渊手持凤渊枪,向前走了几步,来到青石之前。
“景能静心。”
他回答道,声音同样平静,“但心有所向,不得不来。”
王重阳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顾渊身上。
他的眼神仿佛能看穿一切,直抵人心。
“心之所向,是胜?是败?是名?还是道?”
这个问题,直指本心。
换做任何一个年轻气盛的武者,恐怕都会被问住,甚至因此心神失守。
但顾渊不是。
他深吸了一口气,山巅清冷的空气灌入肺腑,让他的精神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握紧了手中的凤渊枪,那冰冷的触感让他无比安心。
“为证吾道。”
四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不为胜败,不为名利,只为证明自己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是可行的。
“好。”
王重阳等的就是这个答案。
他站起身,目光掠过顾渊手中的凤渊枪,却没有拿出自己的佩剑。
他只是轻轻抬手,折下了身边一棵饱经风霜的古松上,一根被云雾打湿的松枝。
松枝不过三尺,青翠欲滴,上面还挂着几滴晶莹的露珠。
“既然如此,”王重阳手持松枝,遥遥指向顾渊,“贫道,便以这终南一松,会一会道友的道心。”
“请。”
一个“请”字出口,他整个人的气势截然一变。
如果说刚才他还是与天地融为一体的道人,那么此刻,他就是这片天地的主宰。
看到这一幕,远处的观战者们,瞬间炸开了锅。
“用树枝?王真人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看不起顾渊吗?居然连兵器都不用?”
“蠢货!这才是最可怕的!到了王真人这个境界,草木竹石,皆可为剑!他用松枝,说明他对自己的武功,自信到了极点!”
黄蓉撇了撇嘴,对身边的聂媚娘小声说道:
“装模作样。要是我爹,直接一曲碧海潮生曲,让他连琴都弹不完。”
聂媚娘却摇了摇头,眼神凝重:
“不,他不是在装。他是真的强。”
而在另一边,萨守坚看到王重阳的举动,则是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对身边的王灵官说道:
“看懂了吗?他这是在提点那小子呢。”
王灵官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