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 第344章 皇帝的无奈

第344章 皇帝的无奈(1/2)

    “上朝!”

    随着小太监尖细悠长的唱喏声,百官神色各异地整理衣冠,依序步入庄严的紫宸殿。

    西门庆也大摇大摆地随着人流向内走去,玄阳剑依旧悬于腰间,猩红的剑穗随步伐轻晃,此刻却再无一人敢出声阻拦。

    毕竟谁也不想挨一顿毒打。

    至于那位被毒打至昏死过去的太尉高俅,已经被几名侍卫拖离现场,送往偏殿救治。

    步入大殿,西门庆目光左右一扫。

    只见一片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玉阶丹陛,气派非凡。

    不愧是大宋权力中枢,确有一番煌煌气象。

    他的视线最终落向大殿正中,高踞于龙椅之上的人——宋徽宗赵佶。

    赵佶年约四旬,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龙袍,面容看似平静,却透着一股久居深宫的苍白与倦怠。

    他的形象和西门庆想象中的差不多,虽然是一个引起靖康之耻的昏君,但身上也有着一丝天子之威。

    西门庆在两旁文武百官各异的目光中,走到中央,微微拱手,声音洪亮:

    “臣,西门庆,奉诏觐见!”

    赵佶看着阶下佩剑傲立、方才还在殿外悍然殴打朝廷重臣的西门庆,只觉得一股郁气堵在胸口,太阳穴突突直跳,眼神冰冷得几乎要凝出霜来。

    整个紫宸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压抑得令人窒息。

    所有大臣都屏住呼吸,冷汗浸透中衣。

    尤其是立于文官班首的蔡京,低垂的眼皮下目光急闪,心中充满担忧。

    西门庆本就功高震主,已是朝廷心腹大患,行事竟还敢如此嚣张跋扈,这不是故意激怒官家吗?

    真担心官家下一瞬便会按捺不住滔天怒火,厉声令下,届时金瓜武士一拥而上……那便完了。

    大殿内死一般的沉寂。

    时间流逝变得无比缓慢而煎熬。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众人神经绷紧至极限之际。

    赵佶脸上竟缓缓扯出一抹异常“欣慰”的笑容,声音也刻意放缓,显得宽厚温和:

    “爱卿平身!”

    “爱卿坐镇北疆,扫平匪患,扬我国威,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为彰爱卿不世之功,特加封爱卿为——镇北王!世袭罔替,永镇幽燕!赐九锡,享亲王仪仗!”

    “另赐予爱卿一座王府,作为爱卿在京之邸!”

    话音落下,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没想到,在经历了方才那场惊天风波后,官家非但未降罪,还依照前言,晋封西门庆为王!

    镇北王!

    这是真正裂土封疆的实权王爵,地位远超一般亲王!

    九锡更是人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礼遇,几近于天子!

    这份封赏,重得吓人。

    而这也赤裸裸地昭示了官家此刻的忌惮与无奈,他只能用更高的权位来暂时安抚这头猛虎。

    西门庆闻言,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仿佛这一切理所当然。

    他再次拱手,声音平淡:“臣,谢官家隆恩。”

    赵佶看着西门庆平静无波的脸,心中恨意翻腾,却不得不强笑道:

    “爱卿一路辛苦,且在京中好生休养些时日。汴京之繁华乃天下之最,风光独好,爱卿不妨多盘桓些日子,朕还有许多国事,欲与爱卿商议。”

    这不仅是挽留,也是变相的软禁。

    显然,赵佶是要将西门庆留在汴京,留在他眼皮底下,寻找机会,徐徐图之。

    西门庆怎么会不知道赵佶心中所想。

    但这也正合他意。

    西门庆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缓缓道:“官家美意,臣心领了。臣,遵旨。”

    “遵旨”二字一出,赵佶心中猛地一跳,他的计划就从此刻开始了!

    接下来,他也无心继续早朝,简单询问了几句,便下令退朝。

    随着“退朝”的唱喏,百官陆续离开。

    西门庆也在百官敬畏的目光中,转身走出了紫宸殿。

    朝阳初升,阳光洒在他玄色的蟒袍上,投下长长的、令人心悸的影子,在他身上,滔天的权势仿佛化作了实质,给人一种泰山般沉重的压抑感。

    ……

    散朝后,西门庆径直回到了御赐的镇北王府。

    这座王府坐落于内城核心之地,朱门高阔,府墙巍峨,其规制气象竟丝毫不输当朝太师蔡京的府邸。

    门前两尊汉白玉石狮威严肃穆,鎏金匾额上“镇北王府”四个御笔亲书的大字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主人煊赫无比的圣眷与权位。

    西门庆前脚刚踏入府门,尚未坐定,门外便已车马络绎,喧声渐起。

    很快,一众身着各色绛紫、绯红官袍的官员便争先恐后地涌入府中,几乎挤占了前厅廊院。

    为首的是兵部尚书蔡虚,他满面堆笑,姿态谦恭至极,身后紧随的,皆是蔡京一系在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