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看着祁卫国。“你显然不是这样的人选。”
祁卫国没有立刻接话。
他从口袋里摸出烟,递给刘清明一根,自己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让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才慢慢吐出来。
“我理解你的思路。”祁卫国的声音有些沙哑,“现在的云岭乡,不需要两种声音,更不需要两个大脑。你搭的这条路太好了,好到任何人都想不出更好的路。它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坚决的执行者。”
刘清明说:“所以我劝你考虑清楚。接下来的两个月,你可以多过来看看,实际地看一看我为云岭乡设计的这条路到底是怎么走的。如果你不认同,或者你有自己的想法,我劝你还是不要来。否则,你就算来了,也待不下去,对你,对云岭乡,都不是好事。”
祁卫国吸了半根烟,忽然把烟头在烟灰缸里用力摁灭。
他抬起头,看着刘清明。“不,我现在更有兴趣了。”
刘清明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祁卫国接着说:“就这两个月。我想亲眼看看,我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刘清明看着他,从对方的表情里,他看到了一种郑重。
这个改变是好的。如果祁卫国只是抱着下来摘桃子的心态,或者带着太多自己的小心思,只会给云岭乡已经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添乱。
“欢迎你,老祁。”刘清明说。
送走心思复杂的祁卫国,刘清明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清南市委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是通知他,作为新任市委常委,出席第二天的市委常委会例会。
这是他第一次以常委的身份,参加这个会议。
第二天上午,刘清明准时出现在市委大楼的会议室门口。
时隔多日,他再一次见到了市委书记何群。
与上一次见面时相比,如今的何群,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差了很多,显得有些颓唐。
“何书记。”刘清明主动打招呼。
何群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说:“清明同志来了。”
他本来想习惯性地叫一声“小刘”,话到嘴边,又硬生生改了口。
对面这个年轻人,已经是有资格和自己坐在一个桌子上的市委常委了。
刘清明对他依然保持着应有的尊重。
这份尊重,不是给何群个人的,而是给他所处的位置,是给组织的。
何群这种干部,是目前大多数干部的缩影。
平庸,保守,热衷于官场上的各种潜规则,唯上不唯实。
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得很重,对经营自己的小圈子有着近乎偏执的执念。
所以他才会在去年的“五月事件”中,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想要打压刘清明这个不听话的“刺头”。
对于这样的人,刘清明一向的原则是,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就井水不犯河水。
只要对方不主动挑事,他也不会去计较。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根本计较不过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产生忌惮,不敢来招惹自己,双方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就像现在的何群和汪明远。
汪明远在“五月事件”中处理得当,获得了上级的肯定。
而何群,则是在那件事上大大失分,他应该已经清楚自己未来的结局。
如果他现在再不识时务,恐怕连平安落地都可能成为一种奢望。
汪明远对此也没有赶尽杀绝,反而是在公开场合,给予了何群应有的尊重。
这恰恰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常委会例会开始。
市长汪明远当仁不让地主持了会议。
在例行学习了省委最新的文件和指示精神之后,汪明远不出意料地提到了刘清明。
“同志们,我们清南市的刘清明同志,光荣地获得了‘全国十杰青年’这个荣誉称号。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整个清南市的光荣!”汪明远说,“我提议,我们全体干部,都应该向刘清明同志学习,学习他那种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危难面前豁得出去的精神!”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刘清明站起身,向在座的委员们鞠了一躬,接受了这份荣誉。
他心里觉得有些荒唐。
去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也是在这间屋子里,他接受的是同样一批人的口诛笔伐。
如今,还是这批人,却对自己报以热情的笑容和掌声。
仿佛过去的一切从未发生,仿佛大家一直都是亲密无间的好同志。
这就是政治。
接下来,是一系列的人事任免表决。
这些议题都是在会前经过充分沟通的,因此毫无悬念地全票通过。
再然后,是一系列的决议案,有关于工商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