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407章 前途未卜、书记过问

第407章 前途未卜、书记过问(2/3)

此为契机,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

    韦元魁听得心惊。

    他清楚地记得,当初国办下达的那份文件,在省委常委会上进行了传达。

    也正是在那次会上,确定了清江省的第一批试点地区。

    其中,就有云岭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是省委特意给予了云岭乡这个贫困乡试点的资格,是一种政策倾斜。

    现在想来,事实完全相反。

    竟然是眼前这个当时还只是乡长的年轻人,一手促成了此事的发生。

    他的一份报告,推动了一项全省范围内的重大改革。

    韦元魁越想,心里越是震动。

    难怪他会进入上级组织的视野。

    那么问题来了。

    中组部的李处长亲自打电话过问,真的只是简单了解一位年轻干部的情况?

    人家可没那么闲。

    这只能说明一点,中组部对刘清明,可能另有安排。

    或许,这次他上京的时候,就已经谈过话了。

    想到这里,韦元魁犹豫了。

    省里原定的几个方案,如果与中组部的计划发生了冲突,那岂不是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这件事,必须慎重。

    他决定先等一等,摸清情况再说。

    “刘清明同志,你反映的这个情况很重要。”韦元魁恢复了平静,“我们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吧。你先回去等通知,具体会有什么安排,部里会另行通知你。”

    “好的,部长。”

    刘清明站起身,向韦元魁告辞,然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

    看着办公室的门被关上,韦元魁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

    两分钟后,电话被转接到了省委书记办公室。

    “喂。”电话那头传来林峥沉稳的声音。

    “林书记,您好,我是韦元魁。”韦元魁的声音放低了许多。

    “元魁同志,什么事情?”

    “书记,刘清明同志从京城回来了。组织部按照规定,准备对他进行提拔使用。我想就初步的几个方案,向您请示一下。”

    “哦?有方案了?”林峥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韦元魁说:“有几个方向。清南市组织部那边拟定了一个方案,鉴于云岭乡经济发展上的巨大进步,他们有意增补刘清明同志为市委常委,依然兼任云岭乡党委书记,或是出任清南市副市长。”

    “云岭乡的经济数据出来了?”林峥问。

    “出来了。截止到上个月,他们乡的各项经济数据都非常出色。清南市那边预估,到年底,云岭乡的经济总量很有可能进入全市前三。”

    林峥这次是真的意外了。

    “他们去年才遭了那么大的灾,今年的经济恢复得这么好?”

    “我也很意外。”韦元魁说,“专门向清南市核查了一遍,数据问题不大。”

    “嗯,还有别的方案吗?”

    “有。云州市组织部那边,也递了报告上来,希望调刘清明同志去云州,担任市招商局副局长,或者高新园区的招商办主任。”

    林峥沉吟道:“招商工作,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还有吗?”

    “省府办那边有意,希望调他去省府办综合一处担任副处长,主持工作。”

    “哦?吴省长有这个意思?”

    “是的。”韦元魁顿了顿,继续说,“其实,我也很看好他。想让他来我们省委组织部工作,负责青年干部的培训。他的经历和事迹,应该成为全省青年干部的表率。”

    林峥在电话那头笑了。

    “想不到,他还是个香饽饽。你知道吗,鲁明同志也跟我提过,想让他去政法系统锻炼锻炼呢。理由也很充分,说他是警官大学毕业,有基层刑侦经验,是块好料子。”

    韦元魁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说明刘清明同志确实很优秀,各个部门都想要。”

    他话锋一转。

    “不过,书记,还有一个情况。今天早上,部里接到了中组部干部一局青年干部处李处长的电话,也是过问他的情况。这样一来,反而不好安排了。”

    “他自己呢,他有什么意见?”林峥问。

    韦元魁说:“他能有什么意见,当然是说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林峥想起了当初刘清明被下放之前,在自己办公室里主动要官的那一幕,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我知道了。”林峥说,“你把你们的几个方案,整理一份,送到我这里来,我想看看。”

    “好的,书记,我马上安排。”

    放下电话,韦元魁靠在椅背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林书记居然要亲自过问一个副处级干部的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