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才是这次调查的核心。
“因为这份合同,是我在充分考虑到我们云岭乡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之后,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刘清明说。
“具体说说。”李海风示意他继续。
“李主任,您这几天在村里走访,应该对我们乡的情况有所了解。”
“我们乡,是挂了号的省级贫困乡。在我来之前,经济水平长期在全市、乃至全省垫底。”
“群众的负担很重,每年的年收入,注意,是年收入,不到五百块钱。很多人,甚至只有三百块左右。”
李海风点点头:“这个情况,我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过。触目惊心。”
“是啊,触目惊心。”刘清明重复了一句。
“所以,他们对于改善生活、增加收入的渴望,比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强烈。”
刘清明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绪。
“我作为乡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党和组织派我到这里来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云岭乡脱贫致富。”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的工作就是失败的,也辜负了组织上对我的信任。”
李海风插话道:“你给自己的压力很大。会不会因此就想要急于求成,从而在决策上出现判断失误呢?”
“就这份合同而言,并不存在判断失误的问题。”刘清明很肯定地说。
李海风扬了扬下巴:“你们乡的板蓝根种植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云州制药厂根据市场占有率所能消化的份额。这会导致严重的滞销和产品积压,这还不是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说,我为什么要推动签订这样一份合同。”刘清明说。
“难道不是为了一个耀眼的政绩吗?”李海风的问题依然尖锐。
“当然不是。”刘清明摇头。
“我们乡去年,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数千名群众的家园,在一夜之间被洪水和泥石冲毁。”
“灾后,在上级组织的支援和全国人民的捐款帮助下,我们进行了异地重建,就是您看到的那个‘云岭新村’。”
李海风:“这个情况我知道,我也去新村看过了,建设得很好,群众很满意。”
“新村的建设是需要时间的。”刘清明继续说,“在落成之前,数千灾民只能暂时居住在帐篷里。当时正值夏秋之交,天气湿热。”
“有句话,叫做‘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当时,我们乡的临时安置点,确实出现了有一定传染性的病症,主要是呼吸道和肠道疾病。一时间,情况非常紧张,需要大量的抗病毒和抗感染药品。”
“如果不是省卫生厅及时调集了一批紧急药品支援我们,后果不堪设想。”
李海风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
刘清明接着说:“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就在想,与其等到问题出现之后,再去手忙脚乱地想办法,为什么不能把工作做在前面?”
“所以,我在为全乡规划产业发展大计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药材种植这条路子。”
“这份和云州制药厂签订的合同,您可以不把它看成是一份简单的农产品购销合同。”
“那把它看成什么?”
“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份‘委托生产’合同。”刘清明抛出了一个新颖的说法。
李海风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喔?这个说法很新鲜。”
“其实也不新鲜。”刘清明解释道,“来料加工、委托生产这些模式,在沿海地区十几年前就有了。”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云岭乡委托云州制药厂,利用我们的板蓝根,为我们生产成品药。”
“我们需要战略储备药品,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乡里的老百姓需要通过种植药材来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制药厂需要开工生产,维持运转,养活工人。”
“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合同。”
李海风的眼神渐渐发亮,神情也慢慢放松下来。
但他的问题依然十分尖锐。
“你的想法很有前瞻性。但是,有一个问题你无法回避。”
“你们乡的常住人口,加起来也就两万多人。你们需要储备价值一千多万的成品药吗?这说不通。”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刘清明坦然地迎着他的注视。
“所以,我们乡正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药品经营销售资质。”
“市里,已经初步批准了我们的申请报告。”
这个消息,让李海风和旁边的记录员都愣住了。
“你们还想卖成品药?”李海风的语气里满是惊讶。
“为什么不呢?”刘清明反问。
“国营连锁大药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