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第二版正面,是四个制度。
随后是科举制度的讲述介绍。
县考,省考,国考。
三种考试。
完成县考,可以做县乡吏员。
省考可以直接做县官。
国考的话,起点更高一些。
晋升有优势。
考试从地方政务管理,经济发展,农事推广,都有详细的方向。
整个官吏选拔,是特殊的人才培养制度。
然后就是工业,工匠,工程师等的职业评定和培养。
高级工程师有名誉官职,虽无实权,但是身份极高,工农发展的建议,是能够直达地方政府,甚至中央的。
而医学方面,也是同样如此。
科举涵盖政治管理和百工行业。
十分全面细致。
甚至有上百套科举方向的书籍,供人阅览。
“寒儿,雪儿。”
“报纸上说。”
“州郡大县的图书馆,蒙学学宫,都有这些科举新书。”
“你们回头去看看,能不能买一些。”
泰元皇帝十分好奇的问道。
“是,父皇。”
萧雪儿连忙点头。
“我已不是皇帝,你等也不是皇子公主。”
“只是大周国的普通人。”
“一个叫做萧定的普通百姓。”
“切不可在拿着曾经的身份耀武扬威。”
“朕活着。”
“秦布衣还会卖朕一个面子。”
“真若是走了。”
“你们这般自大,骄傲,当心死无全尸。”
泰元皇帝沉声道。
萧雪儿和萧寒等皇子皇女,神色都有些难看。
泰元皇帝他们这一脉。
虽然无法再回到大秦皇宫居住。
但是其中的各种珍宝,值钱的金银珠宝首饰。
基本都带了出来。
这些财宝,古玩字画,甚至堪称文物的宝贝。
能够让泰元皇帝一家吃上十辈子。
只要他们不作死,那就是富贵无比。
要知道,长安周围的行宫,其面积可不小。
虽说比皇宫差了点。
可几乎相当于有个州郡小城了。
皇子皇女,宗室们都能分到不错的房子。
依旧会有列银发放。
秦布衣甚至还让一些皇家宗室去开矿厂和水泥,煤厂。
这些都是传世之基。
是秦布衣送给他们的未来保障。
只要这些个大秦皇室不搞事情。
世代富贵肯定没问题。
只是,萧雪儿和萧寒他们,依旧有些不甘心。
但是手头没有反抗的力量。
不甘心也没胆子如何。
“陛下。”
“魏王让人送来了一些东西。”
原太监总管躬身跑来禀报。
“叫我主子,不要叫陛下了。”
“让他人听去,对你们也不是什么好事。”
泰元皇帝萧定沉声纠正道。
数十年习惯,这些个忠心耿耿的下属,一时间也无法改变习惯。
“是,主子。”
太监总管泪眼汪汪的。
“魏王送来的是什么东西?”
泰元皇帝好奇的问道。
“说是十套科举书籍。”
“科举在三年后推广。”
“不过一年后就会开始进行县考什么的。”
“来人说是让有能耐的人,去参加考核。”
太监大总管很想按照以往那般,说公主皇子。
但知道形势转变,所以立刻改口。
“科举书籍?”
泰元皇帝有些惊了。
这报纸送到手上,秦布衣那边科举书籍都准备好了?
其实河洛,荆襄之地的蒙学学宫,早就有科举书籍了。
尤其是荆襄一带。
都是秦布衣老丈人的地盘。
五年前,秦布衣就给钱给粮,让荆襄镇守庞莱建立蒙学学宫,推广科举书籍知识。
大周很多蒙学学宫都有。
不是突然才定下的。
河洛新定,但也有两年。
那些个河洛世族被泰元皇帝的骚操作给恶心到了。
也非常配合秦布衣推广蒙学。
周围各地的蒙学学宫早就建起来,并且推广出去了。
而科举相关的书籍,也非常之多。
如今送给泰元皇帝十套,也不算什么重要的事情。
年关过后,各种改制在缓步推进。
其中人才培养,给百姓一个上升渠道,是重中之重。
毕竟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