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元皇帝退位让国。
大周帝国,萧氏皇族当年的秦王一脉,算是安稳保全。
退位让国的国书宣布之后。
大秦君臣涕泪横流。
整个皇宫,仿佛都带着伤感的色彩。
虽说大家都知道,大秦到了被大周灭国的边缘。
可自己的家国,毕竟是有感情的。
很多老将,老臣,几乎要当场自刎。
被周围的臣子保住,这才没有出现流血之事。
“诸君,莫哭。”
“我大秦皇室一脉,本就出自大周萧氏皇族。”
“如今归附大周,免去生灵涂炭之苦。”
“算是我这个亡国之君,为百姓做的唯一好事吧。”
泰元皇帝伤感的叹息道。
这话一出,一些大秦老臣,老将,大儒们,更是哭的撕心裂肺。
泰元皇帝也是抹了两把眼泪。
无论这些人是否是真心悲苦。
可最起码。
还有一些人记着故国之情。
其实大秦这见过百年来。
老一批的老臣,还见过当时的大秦建立者,秦王,或者说是秦世祖。
建立过大秦最为鼎盛辉煌的时期。
其实萧倾凰她们吴王一脉。
算是捡了一个漏。
是当日的秦王,率领边军南征北战。
将胡虏尽除。
但秦王脑子全是武,缺了文治。
这就导致大周彻底分裂。
但一个武皇帝,他的个人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武在北,定鼎中原。
文在南,保全文明脉络。
北方打得十室九空。
南方开发繁盛。
这就是百年来南北的不同。
但也是这时候,种下了诸多因果。
不过,秦布衣的到来。
改变了两者的时空。
其实要不是秦布衣。
泰元皇帝,真有可能一统南北。
只是面对辽国和匈国。
怕是没那么容易抗衡。
家国依旧可能是破碎的。
但绝大多数地方,都能统一。
这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因为若非秦布衣训练巡视军队。
在南方和叛军打了三年。
将军队练出来了。
否则的话,对上北方精锐。
没有火器的南方军队,是真抵挡不住。
大周没有北凉王后,被灭国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国内有一群世族反骨仔。
但如今到了这般局面,也是命运使然。
“我等君臣一场。”
“若是尔等,还愿意认朕做这最后一天皇帝。”
“那就不要悲伤哭泣。”
“陪朕,用完这最后一次大秦皇家宴饮。”
“……”
泰元皇帝的声音再度响起。
扩音器极力的将泰元皇帝的声音传下去。
因为前殿距离太远。
需要内侍宫女传达。
很多大秦低阶官吏,士卒小尉,也同样是面露哀戚之色。
其实更多的人是担心西秦崩溃之后,他们没有活计。
也有受到大秦皇室恩惠的宗室附属,内心焦急担心。
也有很多世族分支官吏,小将们,倒是没心没肺,不以为意。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大秦皇家宗室,是最伤心最难过的。
其次就是皇家联姻姻亲外戚。
没有了皇家身份,不能作威作福。
未来的好日子,自然要到头了。
很多关中世族,尤其是军事贵族。
都有些焦躁。
早早和大周接触,愿意追随大周的世族,倒是不以为意。
但更多的是害怕收拢兵权,进行大肆清理。
秦布衣所过之处,除掉了太多不法之人。
很多世族或多或少的做过一些脏事。
欺男霸女其实是非常常见的。
有权有势,又有军队,还在自己的封地。
如果看到一位极品美人,亦或是什么珍宝。
是真会为所欲为的。
这些世族之人,自然是担心秦布衣清理。
其实有很多世族之人暗中在想办法刺杀秦布衣,让大秦和大周继续打下去。
这些军事贵族,才有机会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投诚的世族太多了。
这些个想搞事情的世族,被监视的死死的。
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何况,秦布衣也绝不会立于危墙之下。。
虽说他是孤身来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