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是不是太顺利了些?”艾布·穆斯林生性多疑,对非阿拉伯裔将领本就缺乏信任,“苏庆节能以数千之众奇袭拿下尼沙普尔,岂是易与之辈?扎兰德万人围攻竟能如此顺利?而且屡次要补给,却迟迟不发动总攻……”
幕僚在一旁道:“总督大人所虑甚是。不过,据东线探报,安西唐军主力近日调动频繁,似有大规模进攻的迹象。或许扎兰德将军是想稳扎稳打,避免强攻造成过大伤亡,以备不时之需?当此之时,若后方再生变乱,于我军大大不利啊。”
这话说到了艾布·穆斯林的痛处。东线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安西都护府的大军就像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不敢轻易抽调主力回师。他沉吟良久,最终还是决定稳妥起见:“罢了。调拨一批器械和箭矢给他。再派一队督军使者前去,名义上犒劳军士,实则督促扎兰德尽快攻城,并查探虚实!”
然而,这队督军使者刚离开木鹿城不到一天,就遭遇了“溃散波斯义军”的“袭击”,全军覆没,尸骨无存。消息传回,艾布·穆斯林的疑心更重了,但东线陡然加剧的紧张局势,却让他再也无暇他顾。
安西唐军主力,动了!
就在艾布·穆斯林收到督军使者失踪消息的同时,边境烽燧狼烟冲天而起!数万大唐精锐步骑,在安西都护郭昕的指挥下,分成数路,如同决堤洪流,悍然跨过了药杀水边界,对阿拉伯帝国的东部防线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蓄势已久的唐军锐不可当。装备精良的唐军骑兵如同钢铁洪流,反复冲击着阿拉伯人的营垒;步卒结阵如山,强弓硬弩泼洒出死亡的箭雨;工兵则迅速架设浮桥,保障大军推进。
阿拉伯边境守军虽然拼死抵抗,但在绝对的实力和准备充分的唐军面前,防线接连被突破。告急的文书雪片般飞向木鹿城!
“顶住!必须给我顶住!”艾布·穆斯林双眼赤红,嘶吼着将所能调动的所有预备队都派往了东线,甚至从围困尼沙普尔的扎兰德军中又象征性地抽调了一小部分兵力。他现在已经完全顾不上背后的尼沙普尔了,全部的精力都用来应对正面泰山压顶般的唐军主力。
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在大唐皇帝的算计之中。安西主力的猛攻,既是真正的攻势,也是为了彻底牵制住他,为背后的那记绝杀创造机会。
就在东线打得如火如荼之际,尼沙普尔城的“围城”大戏也演到了高潮。
收到艾布·穆斯林“催促攻城”和“调拨补给”的命令后,扎兰德和苏庆节相视一笑。
“是时候了。”苏庆节目光锐利,“艾布·穆斯林已被郭都护牢牢钉在东线,无力西顾。将军,按计划行事吧!”
扎兰德重重点头,眼中闪烁着复仇和建功立业的火焰。
当天夜里,扎兰德军中突然“火起”,并爆发了“营啸,一片“大乱”。围城的阿拉伯军队似乎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尼沙普尔城门突然洞开!苏庆节一马当先,率领养精蓄锐已久的六千大唐铁骑,如同猛虎出柙,直扑“混乱”的阿拉伯大营!
然而,预想中的激烈抵抗并没有发生。扎兰德的军队看似混乱,实则有意地让开了通道,甚至“慌乱”地丢弃了大量旗帜和辎重。苏庆节的骑兵几乎毫无阻碍地就穿透了阿拉伯大营,然后与扎兰德亲自率领的、已经换装并打起波斯王旗的数千精锐波斯裔士兵汇合!
两支军队合兵一处,兵力瞬间达到一万五千余人,士气高昂!
“目标,图斯城!全军疾进!”苏庆节没有任何犹豫,马鞭直指西方!
图斯城,呼罗珊地区仅次于木鹿城的第二大城,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连接波斯东西部的交通枢纽,也是艾布·穆斯林重要的后勤基地之一。但由于主力被调往东线,此时守备相对空虚。
扎兰德和苏庆节的联军日夜兼程,以惊人的速度直扑图斯城。沿途小股阿拉伯部队根本无法阻挡,望风而逃。
图斯城守将根本没想到“正在围攻尼沙普尔”的扎兰德大军会突然出现在城下,更没想到这支军队竟然打出了波斯王旗和大唐旗帜!仓促之间,守军一片恐慌。
扎兰德亲自来到城下喊话:“城上的波斯兄弟们!我是扎兰德!莎赫尔娜兹公主已请来大唐王师,光复波斯!艾布·穆斯林主力已在东线溃败!识时务者,开城投降,共襄复国盛举!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他的话动摇了本就士气不高的守军。加上苏庆节指挥唐军摆出强大的攻城阵势,各种攻城器械蓄势待发,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内战外合之下,图斯城守军的抵抗意志迅速崩溃。一部分忠于阿拉伯的军官试图弹压,却被突然反水的波斯裔士兵杀死。混乱中,城门被从内部打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