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铠甲和兵刃被迅速分发,战马被喂饱了精料甚至掺了鸡蛋的豆饼,蹄铁被仔细检查加固。随军的工匠忙着检查弩炮和投石车的零件,后勤官声嘶力竭地清点着粮草箭矢。没有人抱怨,只有一种大战来临前的肃杀和压抑的兴奋。
李琰没有片刻耽搁。他拒绝了乘坐御辇的建议,亲自披挂上那身特制的明光铠,翻身上了他那匹神骏的阿拉伯战马“追风”。上官婉儿被留在了相对安全的曼托瓦,负责与后方联络协调。临别时,她不顾周围将士的目光,紧紧拥抱了李琰一下,在他耳边快速而坚定地低语:“陛下定要凯旋!婉儿……等您回来。”美眸中满是担忧与不舍。
李琰用力回抱了她一下,拍了拍她的背,没有说话,但眼神中的自信与安抚让她稍稍安心。随即,他目光转向一旁早已整装待发的阿史那云。
阿史那云换上了一身更适合长途奔袭的轻便皮甲,勾勒出她矫健而充满力量感的身姿。她脸上没有了平日里的冷傲或面对李琰时的娇羞,只有属于草原狼王的专注与锐利。
“云儿,记住,你的任务是眼睛和爪子,不是牙齿。摸清情况,骚扰粮道,但绝不可恋战!朕要你完好无损地回来!”李琰盯着她的眼睛,语气严肃。
“陛下放心!臣晓得轻重!”阿史那云重重点头,一拉缰绳,对着身后数百名同样轻装简从的精锐骑兵一挥手,“儿郎们,跟我走!”
霎时间,蹄声如雷,烟尘滚滚,这支轻骑如同离弦之箭,向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很快消失在视野尽头。他们的任务最危险,也最关键。
目送阿史那云离开,李琰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横刀,指向北方:“玄甲军,出征!”
“万胜!万胜!万胜!”三万精锐唐军爆发出震天的怒吼,如同黑色的钢铁洪流,滚滚向北开进。李琰一马当先,金色的龙旗和玄色的军旗在他身后猎猎作响,所有的柔情蜜意都被暂时压下,此刻的他,只是那位决心用铁与血碾碎一切阻碍的大唐皇帝兼罗马奥古斯都。
大军日夜兼程,斥候如同流水般前出后回,将前方的零星情报不断汇总。法兰克王查理亲自率领的南下主力,大约五万人,已经突破了莱茵河沿岸较为薄弱的守军防线,正深入阿尔萨斯地区,兵锋直指斯特拉斯堡等重镇。他们的战术依旧是经典的西欧风格:以披甲厚重的骑士为核心,配合大量征召步兵,推进缓慢但威力十足,擅长正面决战。
“想跟朕玩正面冲锋?”李琰看着地图,冷笑一声,“那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重骑兵冲锋,什么叫做骑兵战术的祖宗!”
他下令大军再次提速,务必在法兰克军全面展开劫掠和围攻之前,抢占有利地形,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与此同时,阿史那云率领的轻骑部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复杂地形中穿插迂回。他们避开了大路和城镇,如同幽灵般穿行于森林、丘陵与河谷之间。阿史那云充分发挥了她草原骑兵的看家本领,对方向和距离有着野兽般的直觉,队伍的行进效率高得吓人。
第二天傍晚,他们果然如阿史那云承诺的那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日耳曼联军东进部队的侧后方。趴在一条长满灌木的山脊上,阿史那云和手下们清晰地看到了山下蜿蜒行军的敌军队伍。
这支军队主要由萨克森和巴伐利亚部落战士组成,装备杂乱,纪律性明显不如法兰克主力,但人数众多,看起来漫山遍野,而且带着一种蛮荒的凶悍之气。他们的后勤车队更是混乱,辎重和抢来的财物堆得满满当当,护卫却相对松懈。
“哼,一群乌合之众。”阿史那云轻蔑地撇撇嘴,但还是仔细记下了敌军的队列长度、主要装备、以及粮车的位置。“派人回去向陛下禀报:东路军约三万人,以轻步兵为主,骑兵不多,后勤混乱,可击!另,发现其粮草车队集中于队伍中后段,护卫约两千人。”
“是,将军!”
然而,就在侦察小队准备后撤时,意外发生了。一队日耳曼巡逻兵似乎发现了他们留下的马蹄印,嚎叫着追了上来!
“撤!”阿史那云当机立断,带领手下拨马便走。
但日耳曼人显然熟悉地形,而且其中似乎有追踪的好手,紧追不舍。箭矢开始从身后嗖嗖射来,虽然准头欠佳,但也险象环生。
阿史那云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冷静地观察着地形。前面是一处林木更加茂密的山谷入口。“进山谷!利用树木遮挡!二队、三队,左右散开,听我号箭,给他们来个狠的!”
训练有素的唐军轻骑立刻分成三股,阿史那云带着一队冲入山谷,另外两队则如同张开翅膀的猎鹰,悄无声息地没入了两侧的山林。
追来的日耳曼巡逻兵大约有五十人,见状毫不犹豫地跟着冲进了山谷。然而,就在他们全部进入谷口,队形拉长的瞬间——
咻——!
一支响箭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