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万历走了两步后,说道:“大伴,你觉得朕何时能亲政?”
冯保先是一愣,然后拱手道:“陛下,圣母太后曾说,要令张阁老辅政到陛下而立之年。”
小万历没好气地白了冯保一眼。
“你听不出来那是客气话?朕要到三十岁才亲政,那岂不是是个傻子皇帝!”小万历自我感觉良好,一直觉得亲政之后,自己能令大明更加强盛。
冯保眼珠一转,露出一抹笑容。
“陛下若想亲政,老奴觉得随时都可亲政,陛下当下已有亲政的能力!”冯保躬着身子说道。
小万历听到此话,心里非常愉悦,但却微微摇了摇头。
“朕距亲政最近之时,是元辅丁忧之时,但朕明显感觉到若无临时成立的票拟司,无沈卿,朕还无能力将朝政操持起来!你觉得朕要想尽快亲政,需要提高哪些能力?”
冯保见小万历想要亲政,不由得甚是兴奋。
小万历亲政后,司礼监衙门的权力将会再次变大,这对他是最为有利的。
冯保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老奴觉得陛下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没有主动提出某项新政改革措施,若陛下能拟定出一项重要的新政改革措施,令百官倾佩,令内阁去执行,陛下在百官心中的威望就会大幅度提高,然后陛下可逐渐扩大对六部的控制权,对官员多加赏赐,渐渐让内阁成为陛下的手臂,而非陛下的头脑,如此,当文武百官对陛下为首是瞻,则陛下距离亲政就不远了!”
“另外,陛下不能主动开口称要亲政,此话必须要从张阁老嘴里说出,方才使得群臣皆无异议!”
“是这个道理。”小万历点了点头。
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唯有他主动还政,小万历才能亲政。
此乃礼制。
“目前,朕在新政改革中的参与度还是太弱了,文武百官根本看不到朕的能耐,也听不到朕的想法,朕还是应该多加表现,当下不能再将身心全放在日讲上了!”小万历喃喃说道。
……
三月初五,日讲之后,小万历迅速处理完了御案上的奏疏。
然后令冯保将张居正、沈念等人所拟的新政改革之策全都放在桌上,认真阅读起来。
他欲从中吸收养分,拟定出一份令文武百官都甚是钦佩的新政之策。
……
日近黄昏。
小万历早已看罢了御案上的奏疏,手中的毛笔,墨水都干了十余次,他依然是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他考虑了许多改革方向,如:民生、科举、军事、边政、俸禄、律法等。
但却拟不出一条能够自圆其说,能够对大明朝廷有利的良策。
此刻,他才知晓张居正、沈念等人的知识面有多么宽广,对朝野各类事务的了解有多么细致。
至于冯保,也不擅长此事,说了几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全都被小万历否定了。
最后,直到入夜,小万历连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只得明日再继续思索。
此刻的他充满劲头,他特别想向文武百官证明自己,他觉得,待亲政之后,他便自由了。
……
三月初七,近黄昏,摆在小万历御案前的仍然是一张白纸。
他不得不承认,依照他当下的能耐,根本写不出一道完整可行的新政之策。
想在张居正等人的思考之外,查漏补缺,难于登天。
就在这时,冯保向小万历出了一个歪招。
“陛下,新政之策难想,陛下在短时间内思索出令满朝文武都钦佩的良策,难如登天,不如将此想法先放一放,老奴心中有另外一个想法。”
“快讲!”小万历兴奋地说道。
冯保道:“老奴建议,陛下接下来多去京师各个衙门中微服私访。”
“一方面了解各个衙门的政事日常,另一方面发现各个衙门内存在的问题,让官员们感受到陛下之天威,此外,陛下也可借此认识与了解一些年轻官员,他们将来在陛下亲政之时,将会是朝堂上的重要力量!”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当皇帝也须学会笼络人心。
他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凡事都是由内阁三大阁臣和六部堂官代办,他与下层官吏完全没有任何交集。
小万历想了想。
“母后与元辅禁止朕去民间街头视察民情,但朕前往京师各个衙门,他们应该不会反对,朕决定……明日先去内阁,让元辅知晓朕接下来想要做什么,但不让其告知其它衙门。”
小万历说出此话,其实已经有些怂。
他担心再被张居正训斥,故而准备先与张居正打个招呼。
他相信张居正无理由反驳。
张居正对他热心朝政,向来都是欣慰的。
冯保接着说道:“陛下,当下京师京营严重腐化,训练废弛,五军都督府形同虚设,厂卫擅于情报而短于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