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15章:你以为,我许攸不会演?

第315章:你以为,我许攸不会演?(1/2)

    邺城,知晓前线节节败退,袁绍已是忧心忡忡,不过内黄丢失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去年他就与郭图等人商议,加紧在漳水附近设防,以阻碍曹军的步伐。

    如今正在商议分派兵力时,忽然听闻门外传来消息:许攸自广宗而回。

    “广宗败了!?”

    袁绍第一反应便是如此,广宗兵力不多,但是地势易守,但若是将士的固守之心不坚,还是很容易被攻破。

    现在的冀州就像是一座四处漏风的房子,到处都需要补缺。

    “不是有援军去驰援广宗吗?”

    郭图拱手叹道:“兵马因在路途中遭到阴安来的曹军阻隔,未能成行!”

    “唉!”

    袁绍捶打了一下案几,连忙召许攸进来问询。

    此刻许攸在众人目光之中稳步走到正堂,神情无比淡定,直接看向郭图道:“郭公则,你说我运粮有罪,我且问你,何罪之有!?”

    “路途耽搁,以至我军前线粮草不济,只能后撤,虽非是足下刻意为之,可战事如此紧急,既结果如此,自当担责,难道足下要让麾下运粮的小官吏去承担吗?”

    郭图苦笑起来,对许攸又拱了拱手,赔礼道:“在下的说辞,不过是稳定军心之语,并非是刻意构陷。”

    许攸轻笑了一声,没有在意郭图的这番说辞。

    袁绍问道:“许攸,你这时回来,广宗可是已经丢了?”

    “没有,”许攸抱拳道:“广宗守将王成,率余部三千七百二十一人,仍在死守,城内余六十日军粮,军心齐聚依城附险而守,还可守数十日。”

    “那你回来干什么?”

    袁绍声音浑厚,略带怒意。

    擅离职守,在军中可是大罪,许攸已临时领了镇守广宗的职责,自然不能无故回邺城,更何况现在还是战事紧急之时。

    许攸丝毫不惧,眼神气势也恢复了往日的倨傲,扫过众人之后冷笑道:“在下是怕,若不回来,许是主公要被小人蛊惑,被懦夫纵容,丢失北方山河了。”

    “你什么意思!?”

    “许子远!主公不治你的罪已是恩德,怎还在此大放厥词!”

    许攸一番话,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武群臣尽皆嘲讽怒骂起来,袁绍强压着怒火,起身盯着他道:“许子远,你来此若是专为撒火,我可免你罪责,速速回广宗镇守,待曹军退后,自会论功赏赐。”

    “主公,攸来此,是为献策而来。”

    “哦?”

    袁绍狐疑的看向他,如今诸多策略都已定下,全力镇守漳水一线,耗损曹军军力,必可拖长战争,而后和马腾同盟,连同高干经略并州,将更北方发展得稳固为上。

    许攸拿出一卷策论,交到了袁绍手中,同时朗声说道:“吾料定汝等依漳河设防,必遭大败!邺城破时,将会丢兵弃甲、溃不成军。”

    “胡说!”

    “匹夫之言,邺城加固多年,怎会轻易破之?”

    “你自己无能,却在此危言耸听!”

    文武激愤之下,张郃等将却默不作声。

    此刻高览在外领兵,堂上深谙带兵之法的大将也就他一人在此,其余在场的将领多是袁氏宗亲提拔起来的人,草包一堆。

    但张郃向来不是最受器重的将军,故而只听不言。

    他隐隐觉得,许攸所说极有道理,沿漳河设防不是好办法,因为败后极其危险。

    “子远,为何有此论断?”袁绍语气稍微柔和了些许,但还是带着怒意。

    许攸躬身道:“当初治所邺城乃是为何,公心中可还记得?”

    那是因为对幽州时,曾被公孙瓒打得岌岌可危,于是将治所定在南面腹地,也就是魏郡邺城,依靠河流、平坦的地势,为各处输送粮草。

    所以魏郡之北,大多是平原!

    但现在是要向南据守。

    曹军来势比当年公孙瓒更凶!

    背靠平原耗损,一旦输了,那可是几十里的跑马场,无山林小道设伏,无艰险天堑设防,曹军的骑兵急速跑起来,那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损耗不知要有多少。

    “一条漳水连绵五百八十余里,漳河更是横于魏郡南北之间,看似天险,实则伪也。漳河可守北,却万万不能守南。”

    袁绍听完陷入了沉默,郭图、审配等人亦是只能冷笑。

    辛评拱手道:“那依足下之见,应当如何?”

    许攸深吸一口气,抬手引向自己的策论,道:“吾在策论中已详尽告知,诸位日后可观,若要后撤,在下建议退至常山以为大本营。”

    “无需纠结邺城之得失,将财资、百姓、兵马辎重迁往常山郡,常山西靠巍巍太行,天然之屏障也,井陉关为山西、河北之孔道,易守难攻,扼守井陉则可留有并州退路。”

    “且常山虽非富庶之地,但这些年未受波及,甚至常与并州通商往来,反倒是养民屯粮多年之地,可得补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