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259章:白马之后,雷泽骑如何?

第259章:白马之后,雷泽骑如何?(1/2)

    袁军依计行事,撤去了进攻,后退回内黄固守,同时派出了兵马去增援张郃,助他守住荡阴,毕竟这个弹丸之地,以及两座山,已是他此次耗费数万人的代价,所取到的最大成果了。

    本以为曹军被压着打了这么久,会发了疯似的追击斩杀,接着陷入伏击之中,没想到曹操根本不为所动,只是顺势接手了些许关隘,重新梳理行军道路,修复临时民居。

    更远的地方也不急着收取,一副早知袁绍会退军的模样。

    让袁绍更加生气。

    因为他发现,沮授是对的,曹操好像真的是松了口气,这也就意味着若是一直猛压的话,极有可能将黎阳、阴安夺回来。

    黎阳也许难,但是阴安一定可以,因为城墙都已快垮了,城中守城器具也完全不足,只以人命相守,眼看就要破城。

    发现此节后,袁绍甚至一闭眼就能想到曹操是如何嘲讽他的。

    色厉而胆薄!

    所以一到内黄就病了,即便是病了依旧还强撑着每日巡营,以大胜之姿鼓舞军中将士,但到了晚上又睡不着觉,熬更守夜的思索秋后之策。

    司马懿的第二策,为田丰所喜。

    据守待盟之策,将曹军这几年的大限拖过,待最初起家的那些虎兵已老,存粮更迭之时,则势颓,那时再举壮年精兵,方可力战。

    这一策,乃顾及长远,但是西凉盟友已只剩马腾,让此策稍有不足,袁绍有些动心,但是却又没那么动心……

    是以,袁绍在一团乱麻之中,越发的觉得力不从心。

    这种感觉,就好像身处一个四处漏风的屋子,无论怎么补救,都还是会有破漏之处,他已经失去了年轻时候那种掌控全局的心力。

    导致头脑昏沉,什么都看不明白。

    想来想去他决定……随后之计策,皆不用也!

    但又舍不得焚烧,总觉得日后也许能够成为某种启迪,于是将书卷藏于盒中,让军候随行携带。

    ……

    “丞相,追击,追击!为何不追啊!”

    曹洪大步从外归来,满脸喜色,却也有点着急,他折损大半兵马,只为了等这一日出击,一扫阴霾!

    同时还能大肆劫掠,将损失全部补回来,哪怕是出去抓战俘,也可让军中兵备充盈。

    曹操瞥了他一眼,道:“急什么?内黄破了吗?黄泽夺下了吗?”

    “没有……”

    “可是袁军的确是在后退——”

    “后退就要立刻追击?谁教你的兵法?”

    曹操冷然相对,曹仁在后稳步进帐,看了一眼触霉头的曹洪,淡笑了一声,然后拱手道:“丞相,三关已夺回,将兵力驻防各处,可以沿清河设大营。”

    这句话,赢得了曹操赞许的目光,他问道:“子孝知道我意欲何图?”

    曹仁目光认真,拱手道:“取黄泽,切断荡水上游,让内黄大营运粮之路少去一半。”

    “如此,秋收之后,内黄若想再聚重兵,则必须频繁运粮,或者削减驻营兵力。”

    “不错,正是如此。”

    他看向了曹洪,后者立刻明白,连忙点头:“我这就去整军,今夜袭取黄泽,安营扎寨,就在袁绍大营之侧。”

    说完转身便走,从黎阳至黄泽,从阴安攻繁阳,两条战线一旦全数得胜,则大事可成也。

    ……

    青州,北海。

    许泽设小宴,正请心腹文武吃饭喝酒,今夜亦是说好了彻夜不归,就在衙署安睡。

    他们的家眷几乎都不在身边,且军中事务全部安排妥当,无甚战事自可享受一番。

    太史慈回东莱乡里探望亲友,甘宁在济水线上运粮,故此不在。

    唯有贾诩,正在面对堆积如山的情报不断深思,且嘴角常有笑意,好似乐此不疲。

    他就不会有袁绍那种力不从心的问题,每得到一份军报,在瞬间便可联系各地局势,且迅速推断了然于心。

    就好像,他真的可以俯瞰山河,继而观其全貌。

    任何消息只要能传到他这里,便可随之推算出结果。

    不一会,许泽也到了贾诩这边,询问其结果。

    “今日传来的,是长安大捷的消息,吕温侯应当已回到了许都复命,且河内之危也已经解了,”贾诩却皱起了眉头。

    “那你有何不高兴的?”

    “只是奇怪在袁绍竟然后撤内黄,官渡这第二次决战都打了多久了,双方可谓精疲力尽,怎么忽然就撤走了呢?”

    贾诩摸着下巴胡须,自顾自的猜测道:“许是粮食短缺?”

    随后又立刻摇头:“应当不会,冀州储粮还是很多的。”

    “惧怕我等在侧?又或者是后撤示弱,诱我们秋后从青州出兵,老夫看完了冀、幽战事的所有情报卷宗,也询问过几个冀州的降将,他的大戟士一直不在。”

    “而且当初击败白马的首领鞠义亦在深藏,他自界桥大捷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