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霓虹年代 > 第13章 当科技与浪漫在90年代激情碰撞

第13章 当科技与浪漫在90年代激情碰撞(2/2)

开业。

    当人们捧着咖啡,在电脑前和陌生人聊天、浏览新闻时,没人记得这些光缆的前身是废弃的霓虹灯管。

    但陆明远记得,每次路过那些亮着霓虹的广告牌,他都会想起仓库里的日日夜夜:

    - 秦雪梅用扳手拧螺丝时哼的军歌。

    - 林晓芸算错数据时鼓成包子的脸。

    - 张大姐半夜送来的热乎饺子。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超想象:

    - 从最初的拨号上网“滋滋”声,到后来的宽带时代。

    - 从只能看文字的网页,到图文并茂的门户网站。

    - 从寥寥无几的网民,到街头巷尾都在讨论“上网冲浪”。

    陆明远的团队也不断升级技术,他们研发的光缆设备被写进教科书,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有一天,陆明远收到了一封特别的邮件。

    发件人是李大爷的儿子,附件里是一张全家福,李大爷戴着老花镜,正在教小孙子用平板电脑视频通话。

    邮件里写道:“感谢你们,让我们一家人的距离不再遥远。”

    看着照片里老人幸福的笑容,陆明远摸出了口袋里的粮票航母模型。

    这个承载着计划经济记忆的小物件,如今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诞生与成长。

    窗外,城市的夜空被霓虹灯和LEd屏幕照亮,那些曾经只能照亮一条街的霓虹灯管,如今化作了千万条网络信号,连接着整个世界。

    秦雪梅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军靴轻轻蹭了蹭他的鞋:“老陆,张大姐说她的小吃摊要开发‘元宇宙套餐’了,你说咱们要不要去试试?”

    林晓芸晃着升级成计算器的算盘走过来,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00万了!但这只是开始……”

    陆明远看着两个并肩而立的伙伴,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把废弃的霓虹灯管变成了照亮未来的光。

    他们用坚持和热爱,在改革的浪潮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而中国互联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