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425章 安葬安定公主

第425章 安葬安定公主(1/2)

    永徽五年四月廿四,长安的晨雾裹着柳絮,在朱雀大街上凝成白茫茫的一片。

    太极殿西暖阁里,李治握着狼毫的手悬在黄绢上空,墨汁滴落在 “安定” 二字间,晕开个深色的团。

    更夫敲过卯时三刻的梆子,窗棂上的冰裂纹映着烛火明明灭灭,案头的奏折早已堆成小山,最上面压着韩瑗请罪的折子,折角处还沾着干涸的血渍。

    “陛下,该用早膳了。”

    张瑜捧着鎏金食盒候在殿外,声音放得极轻。

    自安定公主夭折,李治已五日未曾踏出暖阁,前日朝堂上为立宸妃之事,韩瑗以头撞柱死谏,额角迸裂的血溅在丹墀上,此刻想来仍刺得人眼疼。

    狼毫终究落了下去,笔尖在 “思” 字上重重一顿。

    李治翻开《谥法解》的手有些发颤,“追悔前过曰思” 几个字被烛火映得忽明忽暗。

    他想起武媚娘蜷缩在昭仪殿床榻上的模样,苍白的手指死死攥着安定公主的襁褓,喃喃说着

    “是我没护住她”。

    若不是前日执意追封,那女人怕是要生生熬尽最后一丝气力。

    “传旨。”

    诏书吹干时,“思” 字的墨迹几乎透穿绢面,“着礼部明日巳时在献陵下葬,按宗室殇女之礼。”

    他想起王皇后被禁足前送来的金镶玉长命锁,此刻锁在昭仪殿的樟木箱底,冷笑一声又补道:

    “陪葬只放她生母做的襁褓。”

    巳时三刻,礼部侍郎捧着舆图赶来:

    “按五行之说,公主葬于献陵东南方位,可配享...”

    “不必了。”

    李治盯着舆图上那个红点,那不过是陪葬区边角处不起眼的方寸之地。

    殿外突然传来推搡声,冬梅带着哭腔的阻拦格外刺耳:

    “主子水米未进,非要见陛下!”

    武媚娘扶着廊柱的手在发抖,素白襦裙被风掀起又落下,整个人单薄得像片枯叶。

    见到李治时,她屈膝行礼却栽进他怀里,身上只有刺骨的寒意。

    “我想看诏书... 看看安定的名字。”

    她的声音闷在李治胸口,像泡在冷水里的破布。

    展开黄绢的瞬间,武媚娘的指尖剧烈颤抖。

    “思...”

    她突然落下泪来,指腹反复摩挲那道笔画:

    “我的思儿...”

    李治看着她乌青的眼眶,想起安定出生那日,她伏在自己怀里笑得眉眼弯弯,说要亲手给女儿绣个并蒂莲的肚兜。

    如今针线笸箩还摆在窗台上,丝线早已缠成一团乱麻。

    送葬队伍出发时,长安竟飘起春雪。

    武媚娘披着玄色斗篷,死死抱住两尺长的楠木棺椁。

    内侍想上前接过,被她反手按住手腕,指甲几乎掐进皮肉里:

    “让我来。”

    队伍行至朱雀大街,百姓隔着街垒张望,有老妇抹着泪说:

    “上月还见公主在奶娘怀里啃桃干...”

    献陵陪葬区荒草丛生,新挖的墓穴里渗着冰水。

    礼部侍郎宣读谥册的声音在风中发颤:

    “维永徽五年四月,皇帝遣官赐谥,曰安定思公主...”

    武媚娘突然跪倒在泥水里,双手扒着墓穴边缘,指甲缝里渗出的血混着雪水,在棺椁的缠枝莲纹上蜿蜒成暗红的河。

    “我的思儿!” 她额头重重磕在楠木板上,

    “阿娘对不住你...”

    李治伸手去扶,却被她甩开。

    送葬宫人纷纷跪地,连最古板的礼官都别过脸去抹眼睛。

    棺椁下葬时,武媚娘突然解开发髻,青丝如瀑垂落,她利落地剪下一缕,轻轻放进墓穴:

    “阿娘的头发陪着你...”

    回程马车上,武媚娘倚着车窗一言不发。

    雪停后,终南山露出轮廓,她忽然指着天际:

    “圣人,那云多像思儿攥着的小拳头...”

    李治握住她冰凉的手,想说些宽慰的话,却只听见自己沉重的叹息。

    车外,长安城墙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角楼铜钟被风吹得嗡嗡作响。

    武媚娘低头握着之前逗安定公主玩的拨浪鼓:

    “圣人,您听这马车外的春雪就好像媚娘凉半的心呐,我们的女儿就如此离开我们,天人永隔。”

    李治伸手抱住武媚娘的肩膀:

    “别太伤心了,我们还有弘儿,我们还年轻着,小公主日后还有的。”

    武媚娘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已经理解。

    然而,就在她低头的瞬间,一抹如鹰隼般狠厉的光芒在她的双眸中闪过。

    那是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而在未央宫内,王巧颜气冲冲地走到梳妆台前,她的手像是失去了控制一般,猛地一挥,将台上的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