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410章 褚遂良任尚书仆射

第410章 褚遂良任尚书仆射(1/2)

    永徽四年 九月壬戌这日,晨光刚洒进太极宫,宫中便传来噩耗,尚书左仆射张行成病逝了。

    消息传开,朝堂上下皆是一片唏嘘。

    张行成自太宗朝起便入仕,历经两朝,兢兢业业。

    这些年,他辅佐高宗处理政务,尽心竭力,如今溘然长逝,众人心中难免空落落的。

    张行成的离世,让朝中事务一时间有些许慌乱。

    不过,国事不能耽搁,高宗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填补空缺。

    转眼到了甲戌日,太极殿内,文武百官早早列班。

    高宗端坐在龙椅上,扫视着殿下群臣,神色凝重又透着几分期许。

    他轻咳一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诸位爱卿,张公仙逝,朝中政务需有人主持。朕思来想去,褚遂良博学多才,又深得先帝信任,朕决定,命褚遂良为尚书右仆射,望其能担起重任,辅佐朕治理天下。”

    此言一出,殿内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而后便是此起彼伏的“臣等遵旨”。

    褚遂良面色凝重地从队列中缓缓走出,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身上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

    走到大殿中央,他停下脚步,然后深深地躬身施礼,动作优雅而庄重。

    “圣人厚爱,臣定当鞠躬尽瘁,不负圣恩。”

    褚遂良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他内心的坚定和决心。

    然而,当他提到尚书仆射之职时,语气略微有些迟疑:

    “然尚书仆射之职,责任重大,臣唯恐力有不逮,还望陛下与诸位同僚多多指教。”

    高宗李治端坐在龙椅上,面带微笑地看着褚遂良。

    他对褚遂良的谦逊态度感到十分欣慰,于是点头说道:

    “爱卿不必过谦,朕信得过你。先帝在时,便常赞你忠直敢言,朕盼着你能如辅佐先帝一般,为朕分忧,为大唐社稷尽心尽力。”

    李治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褚遂良的信任和期望,让褚遂良不禁心生感动。

    他再次伏地叩首,谢恩道:“陛下隆恩,臣必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退朝之后,褚遂良回到府中,他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得到皇帝的赏识而轻松起来。

    相反,他的眉头依然紧蹙,似乎有什么心事萦绕心头。

    他静静地坐在书房里,沉思着今天朝堂上的事情,对于担任尚书仆射一职,他感到既兴奋又惶恐。

    他深知,这尚书右仆射的职位,看似风光,实则压力巨大。

    这些年,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张行成在时,还能从中调和,如今他去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张氏见他这般模样,轻声问道:“今日新官上任,该是高兴的事,你怎的还这般愁眉不展?”

    褚遂良深深地叹了口气,仿佛心中有千斤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夫人啊,你可能并不知晓,这尚书右仆射一职实在是难当啊!”

    他的语气充满了无奈和忧虑,接着说道:

    “如今朝廷中的事务繁多如牛毛,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更是错综复杂,难以调和。

    我既然接任了这个差事,就必须不辜负陛下对我的信任。

    然而,这其中的艰难困苦,又岂是寥寥数语能够道尽的呢?”

    张氏微微一笑,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般温暖:

    “虽然我对朝堂之事知之甚少,但我了解你的为人。

    你向来都是个有主见的人,只要你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尽心尽力地去处理这些事务,我相信结果肯定不会太差。

    至于这后院的一切,都有我来操持,你大可放心去处理国家大事。”

    张氏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褚遂良的心田,让他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宽慰。他紧紧地握住妻子的手,感激地说道:

    “有你在我身边,就是我最大的慰藉。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的期望,也不辜负大唐的百姓。”

    接下来的日子里,褚遂良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他每日早早入朝,与其他大臣商议政务,分析朝堂局势,为高宗出谋划策。

    遇到难题时,他也会召集下属,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一日,在处理一桩地方官员贪污案时,朝中部分大臣因与涉案官员有交情,想要从轻发落。褚遂良却坚决反对:

    “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若因私情而轻判,律法的威严何在?往后又如何服众?此案必须严查,按律处置,一个都不能放过!”

    那些大臣见他态度强硬,虽心有不满,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最终,涉案官员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此事也让朝中众人见识到了褚遂良刚正不阿的一面。

    然而,朝堂上的争斗从未停歇。随着褚遂良在朝中地位的稳固,一些与他政见不合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时不时在高宗面前说些风言风语,企图离间他与高宗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