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392章 圣意纳贤才

第392章 圣意纳贤才(1/2)

    李孟姜再次踏入这片神秘的空间,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

    她站在空间的中央,周围是一片朦胧的光芒,而她的眼前则浮现出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屏幕。

    她轻轻触摸屏幕,输入了“永徽三年九月”这个时间点,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

    李孟姜仔细地浏览着这些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九月,秋风渐起,带来了丝丝寒意。丙辰日,天空湛蓝如洗,云朵洁白如雪,晨曦透过云层洒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纱衣。

    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肃穆。

    天子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身姿挺拔,面容威严,目光深邃而坚定,如同一尊不可侵犯的神只。

    天子缓缓扫视着阶下的群臣,他的目光如同炬火,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威严和压力。

    群臣们低着头,不敢与天子对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终于,天子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

    \"昔年北周,人才辈出,司沐大夫裴融、尚书左丞封孝琰皆为朝廷栋梁,为北周社稷鞠躬尽瘁,其功绩不可磨灭。岁月更迭,朝代更替,然他们的忠诚与才干不应被遗忘。朕闻其子孙或许仍在民间,或沉沦下僚,朕心不忍。今着令有司,即刻寻访裴融、封孝琰的子孙,若有可用之才,当授予相应官职,以彰其先辈之功,亦显我朝惜才爱才之意。\"

    天子话音刚落,便有大臣出列奏道:

    \"陛下圣明,此举定能彰显陛下仁德,也可令天下贤才知晓陛下重视人才,必纷纷来投。臣等即刻安排人手,全力寻访。\"

    天子微微颔首,示意众臣退下,一场跨越时空的寻访就此展开。

    朝廷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文书一道道发出,各级官吏不敢懈怠。

    有的官吏深入市井小巷,挨家挨户打听;有的则翻阅古籍卷宗,试图从只言片语中找到裴融、封孝琰后人的线索。

    民间百姓也纷纷议论,有人赞叹天子此举的英明,有人感慨裴融、封孝琰先辈的荣光或许将重现。

    就在寻访工作紧张进行之时,这个月又有一件大事震动朝堂。

    天子再次召见群臣,郑重宣布:\"中书侍郎来济,入仕以来,兢兢业业,于政务处理多有独到见解,其才学、品德皆为众人表率。

    今朕特命来济同中书门下三品,望其今后能继续尽心竭力,辅佐朕治理天下,为百姓谋福祉。\"

    来济听闻,心中既激动又深感责任重大,忙跪地叩首道:

    \"臣蒙陛下厚爱,委以重任,实感惶恐。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殚精竭虑,与诸位同僚齐心协力,共同为我朝的繁荣昌盛、百姓的安居乐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若有懈怠,愿受严惩。\"

    其他大臣也纷纷上前,向天子祝贺用人得当,向来济表示祝贺。一时间,朝堂之上,虽气氛庄重,却也洋溢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

    随着时间推移,寻访裴融、封孝琰子孙的工作也有了进展。

    终于,有官吏找到了裴融的一位孙子裴远。

    这裴远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虽出身没落,却心怀大志。

    当官吏找到他,告知天子旨意时,裴远激动得热泪盈眶:

    \"没想到我裴家先辈的功绩,陛下竟一直记挂于心。

    我定当以先辈为榜样,为朝廷效力,不负陛下隆恩。\"

    封孝琰的后人封明,也是个有才干的青年,他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人正直,办事干练。

    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官职,封明感慨道:

    \"我封家虽已不复往日辉煌,但陛下却给了我重振家门、报效国家的机会,我定会珍惜,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

    很快,裴远、封明被带到朝堂之上,面见天子。天子看着这两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欣慰地说:

    \"你们的先辈为北周立下赫赫功劳,如今你们也当继承先辈之志,为我朝贡献力量。

    望你们能勤勉工作,不负期望。

    \"裴远、封明齐声应诺,自此踏上了为朝廷效力的新征程。

    在来济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后,他迅速进入角色,与其他大臣密切配合,共同处理繁杂的政务。

    他常常与同僚们一起讨论朝政,各抒己见,有时为了一个政策的制定或一个案件的处理,会争得面红耳赤,但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

    来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新的岗位上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朝廷的稳定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九月,这个季节虽然没有春天的生机盎然,也没有夏天的热烈奔放,但却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韵味。

    在这个看似平凡的月份里,发生了两件看似微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