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我家陛下之命,有亲笔书信带给将军。”
说着就从怀里取出刘谌的亲笔信。
交到杜预手上,杜预拆开之后,第一时间就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字,真是糟蹋了这张好纸,但同时也惊讶于刘谌的才华。
居然能够编纂出这样的启蒙读物。
“朕知将军祖上世食汉禄,世为汉臣。”
“奈何国祚不昌,贼雄四起,使将军不得已屈身事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朕带甲士百万,北上讨贼。”
“所到之处,百姓景从,群贼束手。”
“朕知将军乃不世良才。”
“与钟贼等人大有不同,虽出身士族却能做到为民请命。”
“尝与关中垦荒济民。”
“如今钟贼已被朕所败。”
“将军此路独木难支。”
“望将军早日醒悟,朕于天水扫榻相迎!”
“切莫自误!”
轻轻的将刘谌的书信放在桌子上。
杜预用手指轻轻叩击桌面,这是在思考的象征。
过了一会儿,杜预提笔书写了一封回信。
吹干后封好交给吴明:
“你家陛下的心意,本将军已经知道的。”
“故回书一封,以示敬意。”
“使者也可早些回去复命!”
说着就命人将吴明送走。
吴明倒也不在意,拱了拱手便离开了魏军阵营。
回到自家阵营后,吴明将自己在魏营中的经历和盘托出,同时也拿出了杜预给刘谌的回信。
姜维听完之后,没有丝毫犹豫。
立刻派人将这封书信送往冀县刘谌手中。
两天后,刘谌就接到了杜预的回信。
回信的内容倒是不怎么复杂。
虽然说的天花乱坠,对刘谌也好一阵吹捧。
但核心就一件事,祖上世食汉禄那是祖上的事。
自己深受司马攸大恩,亦知忠孝为何物。
不会投降刘谌。
对于这个结果,刘谌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之前陈仓送来消息的时候,刘谌就知道陈仓多半是守不住了。
因为当初石苞在镇守陈仓的时候,可是连一兵一卒都不敢擅动的。
而此次调兵前去支援杜预的人,刘谌虽然不知道是谁。
但仅从他做出的这个举动来看,他不如石苞多矣。
石苞带着重兵尚且只能勉强挡下张翼和霍弋。
如今还被调走了一万兵马,刘谌不相信剩下的人能够守住陈仓。
陈仓被夺,杜预这支兵马就直接被断了后路。
广魏乱象已成,想要绕过陈仓返回长安,那就需要经过街亭。
可是街亭至略阳一线已经被自己收在囊中,就算杜预真是军神下凡。
也绝无可能在自己反应过来之前就夺下街亭。
这意味着杜预这支兵马的下场,要比之前的钟会还要惨。
钟会好歹还能流窜到羌胡的地盘上绕道返回长安。
但杜预除了当瓮中鳖,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
刘谌之所以会写下之前那封劝降信,也无非是想让这个自己为数不多知道的名声还算不错的名将不要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当初关彝返回的时候,可是仔细的跟刘谌说了杜预在关中的种种举动。
垦荒为民,抵御外辱,甚至可以为此放下和大汉之间的仇恨。
也算是印证了刘谌对于杜预的印象。
这样的人,在刘谌看来,是值得自己拉拢的。
不过既然别人不愿意投降,刘谌倒也不会强求。
世上英雄多如过江之鲫。
没有杜预还有张预、李预。
他杜预能做的事,别人也未必就做不了。
况且我大汉学堂中培养的人才,也未必就会比这些世家出身的人来的差。
而在另一边,刘渊在经历了和钟会的短暂碰撞后,
顺利的带着“汉帝”一路西逃到达凉州。
原本以为到达凉州之后,能凭借着手中上尚且还算优势的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凉州。
重新给自己打下一块地盘来发展。
可是当刘渊带着兵马冲到武威的时候,整个人却傻眼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武威的城头上已经挂满了汉旗。
以至于让刘渊都有些神情恍惚,莫非“大汉皇帝”之名,已经传到这么远的地方了?
但是很快,刘渊就再次清醒过来。
这个大汉并非是自己扶持起来的大汉,而是成都的那个蜀汉!
也是到此时此刻,刘渊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