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邽那边虽然还没有发来催援兵的信号。
但是从姜筠传回来的奏报已经感受到一点军情如火的滋味。
于是姜维立刻带着兵马往木门道而去。
如今的木门道已经重新掌握在大汉手中。
除了因为道路狭窄,不能按照正常行军方式行军外。
没有任何顾虑。
数日后,姜维顺利来到木门道口。
早早就得到消息的贾完和墨辛上前迎接:
“末将贾完。”
“末将墨辛。”
“见过大将军!”
姜维伸手虚扶:
“我知道你们两个。”
“陛下给我送去的几次推演结果里。”
“你们二人的推演是最接近真相的。”
“我也是看了你们的推演之后,才得以击败北面贼军。”
听到姜维的夸奖,两人激动的难以自持。
谁不知道大将军乃是大汉的擎天之柱。
“替朝廷效力,是我们的本分。”
“当不得大将军如此夸赞!”
姜维笑着说道:
“军中不是官场,讲究的是对错分明,赏罚有据。”
“你们当得起这份夸赞。”
“不过现在不是给你们表功的时候。”
“跟我说说眼下的形势吧!”
贾完和墨辛闻言,收起心中的激动。
来到舆图前,指着上邽说道:
“末将和竹卿从祁山道杀到木门道的时候。”
“原本想要直接支援上邽或者对贼军进行袭扰,看看能不能稍解上邽压力。”
“岂料贼将派兵前来堵截,直接将末将二人堵回木门道口。”
“若不是木门道口狭小,不宜安排过多兵马。”
“末将料想此时木门道已经再次失守。”
“至于支援上邽的念头,也只能化为一场空谈。”
墨辛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眼下上邽城下有贼兵共计五万余人。”
“若是算上后勤民夫的话,人数大概在十五万上下。”
“而且贼将军纪严明,军容严整。”
“以末将的眼光看来,绝对是一支强军!”
听到墨辛的话,姜维摆了摆手说道:
“本将军自追随陛下开始,先后经历了剑阁之战和汉中之战,以及夺取祁山道之战。”
“这几次战役中,分别以剑阁之战精锐最多,汉中之战人数最多。”
“但贼军最后还不是被陛下打的大败而逃。”
“此时敌不过区区五万人,算不得什么。”
姜维的话倒不是真不把杜预放在眼里,因为当初关彝从北边回来的时候。
就把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闻一股脑的全都讲了出来。
其中就有这个杜预。
知道杜预曾经效仿大汉在关中开垦荒地,也知道他为了那些开垦的土地不被世家所蚕食,从家族中主动拿出一部分土地出来。
更知道此人后来在冯翊以一己之力,硬是挡住了洛阳方面数年的进攻,并最终使洛阳方面无功而返。
这样的人,姜维怎么可能不看重。
这么说的目的,只是不希望这些人被杜预气势所摄。
果然在听到姜维的话后,贾完和墨辛此前被杜预随手打的左支右拙而丧失的信心再次回来,整个人也再次流露出自信。
听完二人对眼下形势的讲述之后,姜维站在舆图面前开始分析起来。
虽然此时杜预大军都在上邽城下。
理论上来讲,自己依然可以采取之前对付钟会的时候那种绕后偷袭的策略。
但姜维却不能这么做,因为杜预身后的临渭肯定驻扎有一支兵马作为策应。
一旦自己偷袭其后,反而会陷入两面受敌的窘境。
不过姜维也并不怎么担心,钟会那一路的败兵消息估计很快就会传到杜预耳朵里。
只剩下他这一支独木,恐怕是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场面。
而大汉在攻下陇西诸郡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发展并积蓄力量。
兴汉七年夺的天水,兴汉八年的时候,天水就已经开始为朝廷提供粮草。
到今年,陇西和南安也收上来一小部分税收。
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一直拖下去,哪怕艰难一点也无所谓。
但杜预肯定拖不下去,司马炎不可能放弃长安,必然会有再度进犯的一天。
只要杜预做不到一直和自己打消耗战,那他就肯定会露出破绽。
这和计谋长短没有关系。
就好比当年不如丞相的司马懿,可以背靠着魏国强大的国力,一次次的拖住大汉北伐的脚步。
“今天歇息一天,明日开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