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520章 大汉第四个三年计划

第520章 大汉第四个三年计划(1/3)

    兴汉九年大年初一。

    天水行宫,众人齐聚一堂。

    今年相较于去年,又多了几副面孔。

    比如司马楙、贾褒他们,比如那些从益州迁到天水的世家大族。

    这些人的加入,代表着大汉的势力再一次的得到增长。

    刘谌举起酒杯,笑着说道:

    “兴汉七年,朕从汉中踏上征程。”

    “亲率数十万大汉健儿。”

    “开始了登基后的第一次北伐。”

    “短短两年时间,便拿下陇西三郡。”

    “我大军所到之处,百姓亦竭诚欢迎。”

    “真可谓占尽了天时。”

    “所到之处,皆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此非朕一人之功,亦是诸位之功!”

    “诸卿,请满饮此杯!”

    在场众人纷纷举起手中酒杯:

    “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饮完杯中酒后,刘谌对李骧示意。

    李骧立刻起身道:

    “奉陛下旨意,对大汉第三个三年计划做总结。”

    “大汉第三个三年计划共分三步走。”

    “至兴汉九年,前两步皆已走完。”

    “其中,国中粮食增产已超过三成。”

    “这三成多由下等田产出。”

    “全都得益于朝廷兴修水利,积肥堆土。”

    “得益于煤炭的大量利用,朝廷不仅超额完成了第二步开矿炼铁的要求。”

    “还额外多炼出来一部分钢,这些钢将会在接下来的北伐中,发挥巨大作用。”

    “至于第三步,由于伪贼负隅顽抗,未能如期完成!”

    李骧讲完,刘谌再次开口道:

    “北伐非一朝一夕之功,乃是国家大计,不算未能完成。”

    刘谌说的轻松,众人脸上也满是喜意。

    尤其是姜维等人。

    从大汉第一个三年计划完成之后,众人便看出这个东西的好处。

    在此之前,大汉这台机器只是按照惯性运转。

    大汉的官员都是按部就班的干活,说白了就是磨洋工。

    但在此之后,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

    极大的调动了官员和百姓的积极性。

    大汉能这么顺利的进行北伐,三年计划功不可没!

    李骧接着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封旨意:

    “兴汉九年,按旧例再制订计划!”

    “此三年计划同样按照三步走。”

    “第一步,巩固三郡根本,并消灭伪朝有生力量。”

    “第二步,朝廷计划连通天水到西域,重新拓通通商道路。”

    “陛下将此通商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第三步,继续以北伐为首要目标,早日夺取长安!”

    听到李骧的话,在场众人不由得一阵心潮澎湃。

    自从灵帝丧失西域掌控权后,便再也没有人提及西域。

    如今陛下旧事重提,恐怕不止是要和西域通商这么简单!

    大汉,成都。

    大汉太子端坐大殿之上。

    一左一右分别是太尉宗预和侍中樊建。

    满朝文武正在专心听着太子刘裕奶腔奶调的喜庆话。

    张绍端着酒杯,一张脸激动的像是喝醉了一样。

    太子说的这些话全都是张绍一字一句教的。

    几天前,儿子从天水回来,给张绍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帝命太子祭祖,宗正陪同。

    张绍心里很清楚,这份功劳陛下并不是赏赐给他的。

    而是赏赐给儿子张凯武的。

    这两年儿子在北伐大业中,虽然没有亲临战场。

    但也算是兢兢业业。

    有着这份功劳在,才有自己这次陪同太子祭祖的机会。

    儿子已经能支应起张家门楣了。

    陛下不是要在陇西和南安大兴学堂?

    过了年,就让张然去陇西当教授!

    陈寿拿出一道写着大汉第四个三年计划的旨意,在众人的期待中进行宣读。

    内容和天水李骧宣读的那份相同之外,又多了一些需要具体实施的细节。

    “自明年开始,益州和汉中逐步废除直百钱流通,以纸币作为替代。”

    “益州和汉中增加五十万亩桑田,用来养蚕产丝。”

    “但只许用下等田,中等田和上等田依然只能种粮。”

    “另,兴汉九年六月,大汉举行第二次科举考试!”

    大汉的第四个三年计划,带来了一些很新的东西。

    纸币的推行并不出乎众人预料,因为同为纸币的边票现在已经在陇西三郡完全流通。

    益州和汉中的商人前往天水 做生意的时候,同样也是用边票作为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