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514章 练民兵

第514章 练民兵(1/4)

    陇西郡,安固县,赵家峪。

    一群土生土长的百姓,此刻正在展示一副迥然不同的画风。

    一个年轻人站在十几个同龄人甚至年龄稍大的村民前面。

    有板有眼的指挥着这群人进行操练。

    而队伍最前列的那两个壮汉,身上甚至还披着一件破旧但却不残缺的铠甲。

    年轻人名叫赵政,讲武堂四期学子。

    奉朝廷之命,被分到赵家峪为当地百姓练兵自保,以抵御那些窜入本地的流寇。

    赵家峪人口不过两百 ,所以来的时候,赵政带了三副铠甲。

    初来之时,百姓们对赵政充满了戒备。

    因为谁都知道赵政身上那副明晃晃的铠甲的威力。

    说句不夸张的话,如果赵政愿意。

    甚至可以凭借着身上的这副铠甲屠村。

    但是看到赵政身边点头哈腰的里正的时候。

    人们又本能的放下了戒备。

    然后就知道这是大汉朝廷派来帮他们抵御流寇的人。

    从里正的嘴里得到证实之后,百姓们的态度瞬间就发生了变化。

    是那个把他们从乱民手中解救下来的大汉派来的人!

    再加上通报姓名之后,这位大汉朝廷派来的人也姓赵。

    心中的戒备就更少了。

    虽然此时的赵家峪还没有受到流寇的影响。

    但是在经历了之前的陇西之乱后,百姓们的生活突然就蒙上了一层恐慌。

    此时朝廷派人前来,还是带了甲胄的,顿时让赵家峪的乡亲们心安不少。

    可是在询问中得知只有赵政一人前来后,那份心安又荡然无存了。

    几天时间过去,本村百姓就跟态度亲和的赵政混了个脸熟。

    心中的忧虑自然也就藏不住:

    “我们可听说那伙流寇是有马的。”

    “小将军就一个人,怎么对付得了他们?”

    “倒不如给你家皇帝捎个话,让他多派些人来,好保护我们。”

    “我们情愿给你家皇帝多交些税。”

    “是啊,多交些税也是可以的。”

    听到村民的话,赵政笑着说道:

    “这些流寇有马,朝廷想要剿灭他们,也得派骑兵前来。”

    “骑兵的马一天就要消耗粗料几十斤,豆子十几斤。”

    “还要吃盐,甚至是吃鸡蛋。”

    “恐怕咱们赵家峪全村人的口粮,都养不了一匹战马。”

    赵政这话有真有假,这些消耗确实是真的,但这种消耗仅限于战时。

    平时不可能给战马吃这么好。

    但即便是平时,一匹战马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消耗。

    听到赵政的话,在场的人连连咋舌。

    以往朝廷征收马税,他们都是用钱粮结算,平摊到一户的身上,倒也能够忍受。

    此时听到赵政的话,才知道没有朝廷替自己兜底,养马会让大家付出多大的代价。

    可没有马,如何应对那些流寇?

    听到众人的担忧,赵政笑着说道:

    “你们猜猜陛下为什么在知道流寇明明有马的情况下,还要派我到咱们赵家峪来?”

    “而且还是我一个人来?”

    众人自然不知,连连摇头。

    赵政接着说道:

    “陛下说,自救者天救之。”

    “所以派我前来挑选村中丁壮,组织成民兵,用来对付那些流寇。”

    听到民兵二字,百姓们瞬间应激:

    “大汉不是答应过我们不在这里征兵吗?”

    “怎么这么快就出尔反尔?!”

    听到这话,赵政赶紧说道:

    “诸位且先听我说,此兵非彼兵!”

    “并不是让你们前往大汉军中效命。”

    “而是像之前朝廷征人驻防郡县一样。”

    “只不过这次守卫的是你们自己的村子!”

    听到这里,百姓才把心放下来,这种守卫本乡本土的事倒不意外。

    “不光是要把你们组织起来,还要传授你们战法,给你们发放铠甲。”

    赵政指了指墙上挂着的那两副略显破旧的铠甲,立刻引来了众人的惊呼。

    他们早就好奇为什么赵政一个人会带来三副铠甲,原来除了一套是他自己的外。

    剩下的两副是要分给自己这些人的。

    村民们的心里顿时激动了起来。

    有铠甲,那就意味着有了战斗力,虽然在面对骑兵的时候依然处于下风,但起码有资格反抗一下。

    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只能任人宰割。

    至于那两副铠甲的归属,也不用赵政过多解释,肯定是身强体壮者才有资格穿。

    既可以有铠甲穿,又是保卫本乡本土。

    而且训练也是闲暇之时才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