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390章 谯周之死

第390章 谯周之死(1/2)

    “可...可是陛下来了。”

    一个气若游丝的声音从床上传出。

    跟随在刘谌身后的谯熙赶紧说道:

    “父亲,正是陛下!”

    刘谌再次挥手屏退包括谯熙在内的其余人等。

    然后走到谯周的床前,拉起对方的手说道:

    “谯卿,朕来了。”

    枯槁的手猛然爆发出一丝力量。

    谯周呜咽着说道:

    “陛下,臣对不起你,对不起大汉!”

    刘谌没有接话,他知道谯周为什么会这么说。

    若是当年大汉没有自己的到来,说不定真的就就此亡了。

    谯周自然也不会有后来的这些经历,更不会看到已经行将就木的大汉,再次散发出生机。

    若说他心中没有后悔,那肯定是假的。

    只是此时的刘谌却觉得有些看不清了。

    虽然后世浅薄的历史告诉他,谯周的《仇国论》很大程度上导致大汉丧失抵抗之心。

    可若是把这个责任完全归咎于眼前这个老人,是不是有些过于苛刻?

    尤其是在当初和宗预聊过之后,更是让刘谌对这位蜀中大儒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所以对于谯周的感观,刘谌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对于刘氏来说,谯周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可是对于当时的蜀中百姓来说,结束连年战争,未必不是一件幸运之事。

    至于后来司马氏不当人,导致五胡乱华发生。

    根本怪不到别人头上,谁也看不了几十年上百年那么远。

    给他一个司空的职位,也完全是因为彼时的大汉没有比谯周更合适的人,自己也需要谯周来替自己稳固朝堂人心。

    好在后来谯周的表现都还不错,再加上《百家姓》和《汉语字典》这件事,他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

    博得了刘谌的不少好感,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给过他什么实权,但该有的荣誉也从来没有落下。

    “卿不必自责,朕都知道。”

    听到刘谌的话,谯周摇了摇头:

    “陛下,昭烈皇帝素以仁义治世。”

    “又尝言成大事者须以民为本。”

    “臣见蜀中百姓连年战火之下,不能稍有安定。”

    “故而才有那篇罪言。”

    “这些年,每每想及此事,便深感罪孽深重。”

    刘谌闻言又是一阵沉默,原本历史上的谯周好像也是在大汉灭亡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很难说是老死的还是心怀愧疚而死。

    但这一次,他肯定是心怀愧疚。

    “朕早就已经说过了。”

    “天下之事,非一家一姓之所愿。”

    “当年黄巾之乱为何能一呼百应,无非是天灾人祸,逼的人活不下去罢了。”

    “昭烈皇帝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会说出民为本这样的话。”

    “如今大汉虽然谈不上政通人和,但有学堂的那些学子们慢慢的教化百姓。”

    “朕相信总有一天,百姓们会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谯卿的授业之功。”

    听到刘谌的话,谯周艰难的点了点头。

    随即又说道:

    “多谢陛下,只是臣还有一事相求。”

    刘谌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开口,无非是想替后人荫补一些功劳。

    谯周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出仕的。

    这些年也只是一味的在家里钻研经学。

    平日里倒显不出来些什么,这会儿临了想给儿孙们谋点好处,也在情理之中。

    刘谌心中也已经早有计较,等到谯周去世之后。

    便让谯周的一个儿子守完孝期之后,继续入宫担任学堂教授之职。

    也算是感谢谯周这么多年的默默付出了。

    想到这里,刘谌便开口道:

    “卿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了。”

    然而谯周接下来的话,却完完全全的出乎了刘谌的预料:

    “臣死之后,自知无颜到地下面对两位先帝以及丞相。”

    “臣请陛下允许臣的那几位不肖子扶臣棺椁归乡,隐居治学。”

    “勿使其出仕朝廷。”

    “臣死后,陛下也不必给臣谥号,只求黄土一抔足矣。”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还请陛下应了臣此事。”

    听到谯周的话,刘谌的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要是谯周狮子大开口,问刘谌索要身后哀荣,刘谌反而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偏偏他什么都不要,不光自己不要,连儿孙的那份也一并推掉。

    他看不透谯周此举到底是何意义。

    身为朝廷司空,又有教化之功。

    哪怕之前有《仇国论》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