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
李暄完全不给朱棣发飙的机会,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道德制高点,然后便对着朱棣指指点点:“王爷,圣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行差踏错,自当坦然认之!此乃天道至理,纵天子亦不可外乎!
我虽深慕王爷才略,私心以为,除懿文太子外,王爷实为承继大宝之不二人选!然——国法昭昭,不容私宥!若我今日徇情枉法,置煌煌《大明律》于何地?今后岂非令人竞相效尤?更甚者,今日我若姑息,王爷便得不到教训,长此以往,岂不是要蹈秦王故辙,在这些事情上变本加厉?
是以,臣今日冒死弹劾,非为构陷,实乃一片赤诚,为王爷千秋清誉计,为王爷日后德业谋也!伏望王爷明察!”
这话一说出来。
奉天殿里头,所有人都没绷住。
朱棣本人更是直接破防。
他咬牙切齿地问:
“所以按照你的意思!本王还得谢谢你不成?”
李暄一本正经地说:“在下非为邀誉沽名之辈,王爷谢与不谢,原在其次,然,暄既已殚精竭虑,为王爷绸缪至此,王爷若是毫无表示,今后恐难免招致非议,落得个薄情寡恩之名。
故依在下浅见,王爷……还是略施一礼,谢过在下,方为妥当。”
“???”
“???”
“你他娘的真该死啊!”
朱棣震惊于李暄脸皮之厚的同时,也被李暄的这番话气的火冒三丈。
不过此处乃是奉天殿,朱棣可不敢随便造次。
故而他强行压下了心里头的燎原之火,问道:
“本王问你!为何要背叛本王!!”
沉默片刻,李暄深深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道:
“王爷,在下刚刚已经说过了,今日弹劾王爷,乃是为了王爷考虑!王爷可以不领在下的情,然万不可自欺欺人,妄称清白无瑕,反诬吾以构陷之名!在下纵为王爷所衔恨,亦不足惜!然,王爷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则上负陛下殷殷厚望,下寒天下黎庶拳拳之心!此非臣危言耸听,实乃肺腑锥心之谏!”
这是何等的厚颜无耻?
明明是狠狠地过河拆桥,背刺了本王。
却居然要装作一副为了本王好的嘴脸。
这也就罢了。
居然还要强逼本王认罪道歉???
“李暄!!!!老子%%##%@#¥#¥@!!!¥##%#¥%!!!”
朱棣破了大防,短短一分钟不到的时间,便将这辈子的脏话全部从嘴里喷出来。
甚至光是嘴上骂还觉得不过瘾。
朱棣撸起袖子,便准备在奉天殿里头表演一下大明年度大戏之真人1VS1。
“今个儿,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朱棣已经彻底疯狂了。
这会儿,他甚至都不在乎李暄为什么会背叛自己。
他只想把李暄大卸八块,以泄心头之恨!
不过还没来得及动手便有一道小山似的身影挡在了他的面前:
“燕王,冷静一点。”
这人正是蓝玉。
朱棣咬牙切齿地说:
“本王知道,你和李暄是穿一条裤子的!但别以为你出面本王就会害怕了!信不信本王连你一块揍?”
蓝玉嘴角抽了抽,目光半是鄙夷,半是无奈,轻轻摇了摇头说:
“我没想拦你,我就是想提醒你一下,别和我之前那样,明明是自己没理解李先生的意思,却贸然对李先生冲动出手,事后追悔莫及。”
这话说出来,朱棣顿时变成了一只呆头鹅。
就连旁边的徐辉祖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不是哥们。
不管怎么看,李暄背刺朱棣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吧?
弹劾朱棣逛窑子,这居然还能是为朱棣好?
徐辉祖立刻“洗耳恭听”。
朱棣则是在片刻的犹豫之后皱着眉头说:
“本王倒是要听一听,你要怎么替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开脱!”
蓝玉不满地说:
“不是开脱,只是陈述一下事实罢了。”
“行,本王就当你是在“陈述事实”,说吧。”手痒难耐的朱棣催促。
蓝玉闻言便问:
“我听宫中的人说,陛下不久前召你进宫,命你稍作准备,过几日就回北平,是也不是?”
朱棣有些纳闷。
这事情自己也没到处说,怎么蓝玉都知道了?
但仔细想想便不觉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