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凝重地看着下方的臣子们,缓缓地开口说道:
“朕今日将诸位爱卿召至这静心殿,乃是有一事相商。
据朝廷的情报机构幽狱传来的消息,大萧皇朝的皇帝萧玉龙,为了报复咱们大魏皇朝对其六皇子萧凡的刺杀,已然暗中调动了玄武军,向西境边境进发!”
皇帝魏渊的话语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众臣的心头。
玉案前的文官们顿时脸色大变,满脸的震惊之色。
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这大萧皇朝的报复竟然来得如此迅速,
而且还出动了声名远扬的精锐武者大军——玄武军!
然而,与文官们的惊恐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玉案前那些武将们的兴奋之情。
这些武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满脸的跃跃欲试。
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毕竟,之前他们的武将之首——镇国公公孙扬率领大军进攻大楚皇朝南境时,
仅仅攻占了十几座城池,
就已经让镇国公公孙扬及其麾下的大军赚得盆满钵满了!
不仅如此,这位将军还获得了陛下的赏赐以及军功,这可让众多的武将们都羡慕不已。
他们一个个都像是被打了鸡血一般,纷纷走上前来,
恭敬地喊道:“末将愿率军前往东部边境,阻挡大萧皇朝的精锐武者大军‘玄武军’对我大魏皇朝的袭扰!”
然而,
作为武将之首的镇国公公孙扬却显得格外冷静,
他一言不发地站在一旁,宛如一个旁观者般看着这一切。
其实,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陛下绝对不会再次派遣他这位镇国公公孙扬去抵御大萧皇朝的兵锋。
其中原因有二,
其一,陛下需要维持朝廷的平衡。毕竟,朝廷中的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如果让镇国公公孙扬再次出征,恐怕会引起其他势力的不满和不安。
其二,如今的大魏皇朝虽然比大楚皇朝的糟糕情况稍好一些,但同样也面临着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
这些势力都对大魏皇朝的统治心怀不轨,
而陛下需要镇国公公孙扬这样在军中威望颇高的武将之首来坐镇,以稳定局势。
就在众武将纷纷请命之后,
立马就有主和派的文官官员站出来,
他满脸谄媚地看着龙椅上的皇帝,
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禀陛下!微臣觉得我大魏皇朝目前的局势,实在不宜大动干戈啊。
我们大魏皇朝完全可以请中立的老牌霸主势力多宝阁或者天机楼出面,
让他们充当说客前往大萧皇朝的都城,
然后再花费一些钱财和资源,破财免灾嘛!”
他的话音刚落,
玉案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一众武将们纷纷怒不可遏地谩骂起来:
“软骨头!懦夫!卖国贼!……”
各种不堪入耳的脏话如潮水般涌向那个主和派的文官官员。
这也难怪,
毕竟这些武将们都眼巴巴地盼着能通过一场战争来捞取军功,好加官进爵。
可如今这个文官官员却提出了如此软弱的建议,
这无疑是断了他们的财路和前程,他们又怎能不气恼呢?
.....
面对这混乱不堪的场面,
坐在鎏金龙骑上的皇帝魏渊无奈地连连咳嗽了好几声。
他那原本就有些疲累的脸色,此刻更是显得有些憔悴。
随着皇帝的咳嗽声,
原本喧闹的静心殿渐渐安静下来,
文武官员们都将目光投向了玉案前的皇帝。
魏渊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然后用他那睿智而威严的目光,
缓缓地落在了文官之首的韩国公玉高德身上,
只见皇帝一脸凝重,
他眉头紧皱,双眼紧盯着韩国公玉高德,
满脸严肃地开口问道:“韩国公玉爱卿,依你之见,面对大萧皇朝来势汹汹的精锐武者大军‘玄武军’,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呢?”
韩国公玉高德见状,赶忙上前一步,他身着一袭青衫,身姿挺拔,文质彬彬,气质儒雅。
只见他向皇帝行了一个标准的抱拳礼,然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回禀陛下,微臣对此事确实有些拙见。
既然咱们双方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倒不如采取一种更为灵活的策略。”
他稍稍顿了一下,
接着说道:“微臣认为,保起见,咱们大魏皇朝可以两头下注。
一方面,派遣咱们大魏皇朝的羽东军前往东境的边境驻守,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展示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