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54章 骆驼和骨骸

第54章 骆驼和骨骸(1/2)

    自月氏以西,土地越来越荒凉。有草场,有戈壁滩,有沙漠,只是零星有一些绿洲。

    如果不是秦军有旋翼机,能够飞到千米高空,能够一个小时行进数百里,能够滞空两三个小时,蒙恬是绝对不会让大军跟在匈奴后面继续追着的。

    这一片荒凉的戈壁,太像世界的尽头了。

    “以前张诚对我说,他也不知道世界的尽头在哪里,但是如果有一支无敌的秦军一直向着一个方向打过去,就有可能找到世界的尽头。”蒙恬坐在骆驼后背上,对相邻的赵芃说。

    骆驼是一种有趣的动物,他们的身材更高大,后背的两个驼峰之间可以乘骑。它们步履轻柔,载重能力却很强。

    长安城偶然有骆驼出现,都是西方来的商人携带的。但是在月氏以西的地区,骆驼就相当常见,是这个地区常用的骑乘牲畜。相比蒙古人的骏马,骆驼更适应沙漠戈壁的环境。

    秦军在月氏补充了一大批骆驼,作为载重的役兽。漫漫征程中,在很多地区,骆驼还要比摩托车更可靠一些。

    赵芃缩了缩脖子。

    走了这么远,还是经常会听到张诚的名字吗?

    “这样一路往西,还要多远才能到尽头呢?”赵芃问。

    “飞行员汇报,说前面二百里有一个绿洲,有水源、树林、牛羊、村落。”蒙恬说。

    茫茫的荒漠,零星分布着一些绿洲,有绿洲的地方才有人居,商队和牧人都要在绿洲补充饮水,才能完成漫长的旅行。

    “匈奴人怎么样了?”赵芃问。

    “匈奴的队伍还很稳,看不出来什么变化,现在仍然不是击溃他们的最好时机。”蒙恬道。

    长路没有尽头,过了月氏,很长的一段路,匈奴人都没遇到什么敌人,蒙恬也在怀疑驱赶匈奴去清除长路上的障碍,这个战略是否真的有效。是不是干脆就把匈奴人灭杀在路途中。

    不过空中的飞行员总是汇报说再往前一点就有绿洲,再往前一点就有村落。

    秦军已经变成单纯行军的旅人了。

    “如果就在这里设下战场,灭杀掉匈奴人,也算是大胜了。”蒙恬说。在这里,至少已经把帝国的边境推进了上万里。虽然不知道上万里寸草不生的荒漠能有什么用。但是皇帝从来不会嫌弃土地多。

    “只要宰杀掉匈奴人所有的马和骆驼,就能把他们活活困死在这片沙海之中。”赵芃冷笑。

    从这里四下望去,四处都是沙海,完全看不到尽头,只要消灭了匈奴人骑乘的战马和骆驼,靠徒步,人类只能走出去几十里地,走不出这片沙海,最终就会成为这沙漠上的干尸。

    如果现在就这么动手,秦军一击而退,靠着自己的机动能力撤出这片沙海,这一战的战果就堪比昔年白起在长平那一战了。

    “公主战略水平很高。”蒙恬笑了一声,却不知道这笑声是赞同还是嘲讽。

    “和南方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在岭南,到处都是密林,虽然也是人烟稀少、酷热难当,但是至少不会这么晒,不会这么缺水,而且在岭南,人在哪一片丛林都能生存下来,这茫茫沙海……人都要成鱼干了!”在赵芃一步之遥的蒙铠插话。

    大军行进的路边,正好有一堆白骨,看上去就是马的骨头和人的骷髅。这都是数百年来在这条路上被困死的旅人。

    “以前庄子曾经写过一个故事……”蒙恬说。

    赵芃却知道蒙恬想起的是庄子的骷髅叹,就摇摇头:“那个故事不好听。你还是讲一遍张诚说的那只猴子的故事吧……”

    路上的枯骨,也曾经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在这漫长的旅程中被困沙海,最终失去了性命,永远不能回到故乡。看到这样的路边枯骨,总是让人心生感慨。

    可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枯骨,也连成了一条看不见的线,仿佛是看不见的道路上的路标,指示着方向,告诉后来者——无数岁月里,人类曾经从这里通过。

    至于你按照这些枯骨的指示前行,到底是找到前路,还是被引入绝境,就无法得知了。

    “按照路上遇到的商队的说法,还有塞人的说法,在西面还有一些很繁华的邦国,公主不想去看看?”

    “有多繁华?”赵芃问。

    “商人嘴巴里没有实话,有说那面有无数黄金宝石的国家,还有说有牛奶如同河流、羊群如同山上的云朵……”蒙恬懒洋洋的说。

    “太尉,我们是不是找不到结束战争的理由了?”赵芃探过头来,小声问。

    蒙恬苦笑。

    一次特别漫长的行军,走着走着就失去了节奏和目标,从最初的“把匈奴驱逐出草原”变成了“看看草原那面有什么”,战争的目标不断变化,也就慢慢的没有了确定的目标。

    “一个月吧,再前进一个月,如果还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就……干掉这个单于!”

    赵芃坐回到骆驼的凉风之间。

    一个月吗?那就是超过两千里的路程啊!前面的无人荒漠,不会有两千里那么远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