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今日新生开课。\"弟子沈星遥的声音打断了周墨离的思绪。年轻的匠师身着玄色机关术师袍,腰间别着仿制的磁黄铁矿罗盘。周墨离点点头,带着他走向警示厅。这里陈列着那场战斗最惨烈的见证:利贝拉修士融化的珐琅密码轮扭曲成诡异的形状,风魔小夜叉凝固的汞雕保持着痛苦挣扎的姿态,无颜的头骨残片在玻璃罩中泛着幽蓝冷光。
\"都过来。\"周墨离站在陈列柜前,目光扫过台下百余名新生。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年轻人,眼中有好奇,有敬畏,更有对机关术的向往。\"你们手中的罗盘,既能指引方向,也能成为凶器。\"他抬手轻抚银山罗盘,\"三十年前,我在这个罗盘上刻下密码,用血激活磁黄铁矿,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守护。\"
随着他的讲述,墙上的汞晶投影开始重现当年的场景:矿洞中翻涌的汞雾,陈九挥刀守护的身影,利贝拉修士癫狂的面容。当画面定格在陈九凝固成汞晶雕像的瞬间,不少学生红了眼眶。\"陈九统领用生命为我争取破阵的时间,\"周墨离的声音哽咽,\"他教会我,机关术者的罗盘,永远应该指向守护的方向。\"
学院的课程与众不同。除了机关术的原理与实践,每一位学子都要在汞晶陈列室守夜三日。沈星遥记得自己第一次守夜的情景:午夜时分,利贝拉修士的密码轮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风魔小夜叉的汞雕在月光下仿佛动了起来。恐惧与震撼中,他真正理解了师尊所说的\"技术之重\"。
天启年间,朝廷要求学院研制战争机关。周墨离带着全体师生在警示厅跪守三日,最终呈上的却是一套水利灌溉器械设计图。\"机关术当为生民立命。\"他在奏折中写道,\"若以术为刃,终会伤及自身。\"这份奏折后来被刻在学院碑林,成为每一位学子入学必背的训诫。
崇祯五年,东洋浪人听闻学院藏有破解汞镜迷宫的密码,深夜潜入。当他们试图抢夺银山罗盘时,触发了周墨离亲自设计的磁黄铁矿阵。浪人们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刀刃被磁力扭曲,镜术中的汞液反而倒灌回体内。周墨离现身时,只说了一句话:\"你们想要的密码,不在罗盘上,在你们迷失的心里。\"
岁月流转,学院培养出的机关术师遍布天下。有人用改良的气压汞泵治理水患,有人以磁黄铁矿装置勘探矿脉,还有人将汞镜原理转化为医疗诊断工具。但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会在每年深秋回到学院,在陈九的汞晶雕像前献上一束枫叶。
周墨离晚年时,常坐在汞溪畔的亭子里。溪水依然泛着银色光泽,但已不再危险——学院的弟子们在这里建立了汞晶净化系统。某个月圆之夜,沈星遥看到师尊独自对着罗盘低语,断腕处的汞晶义肢与罗盘产生共鸣,在月光下投射出陈九挥刀的幻影。
\"技术本无善恶,人心方为其刃。\"这句话后来被刻在学院最显眼的石壁上。三百多年后,考古学家在学院遗址发现了周墨离的手记,泛黄的纸页上,除了详细的机关术图谱,还有一段话:\"我毕生所求,不过是让罗盘的指针永远指向光明,让机关术成为守护苍生的盾,而非伤害他人的矛。\"
如今的守正学院遗址公园,孩子们在仿制的汞镜迷宫中玩耍。他们不知道脚下的土地曾浸染鲜血,却都听过那个关于勇气、智慧与坚守的故事。而每当夜幕降临,遗址的汞晶陈列室中,那些沉默的展品依然在诉说着:真正的机关术密码,从来都刻在人心深处。
镜刻流年
崇祯二年的福建汞溪,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水面,细碎的汞晶在溪底闪烁,宛如沉睡的星子。十五岁的阿水赤着脚在鹅卵石滩上翻找,忽然触到一块冰凉的金属——那是半片边缘扭曲的铜镜,鸢尾花纹的铜边结着暗红锈迹,像干涸的血迹。当他对着阳光举起镜子,镜面突然泛起涟漪,映出一片诡异景象:昏暗矿洞内汞雾翻涌,断腕男子手持罗盘浴血奋战,亲卫统领化作汞晶雕像的瞬间,让少年手中的镜子险些坠落。
消息如野火般传遍村落。有人说镜中藏着厉鬼,有人主张投入深潭镇邪,唯有阿水被镜中画面深深吸引。每到深夜,他就躲在阁楼里,就这月光反复端详镜子。镜背水银层下,隐约可见一道歪斜的刻痕,像极了父亲留下的航海罗盘上的磁偏角标记。\"这不是妖镜,\"阿水对着铜镜喃喃自语,\"里面有个未说完的故事。\"
三日后,一队西洋传教士突然造访村庄。为首的修士戴着金丝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