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787

大明锦衣卫787(8/13)

头顶的地板上响起,宋应星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就在这时,他的脚踝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住,整个人向前栽倒。铁铲撞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地窖里格外刺耳。

    \"在下面!\"上面传来一声大喊。宋应星顾不上疼痛,爬起来就跑。地窖的尽头有一扇小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月光。他举起铁铲,用力砸向窗户。玻璃碎裂的声音响起,他忍着手臂被划伤的疼痛,钻出了窗户。

    寒风呼啸着扑面而来,宋应星在夜色中拼命奔跑。身后的追兵穷追不舍,火把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他穿过一片树林,又越过一条小溪,终于在黎明时分甩掉了追兵。

    筋疲力尽的宋应星瘫倒在一片草地上,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个真相公之于众,不能让更多的人被这致命的绯雾所害。他摸出怀中被汗水浸湿的警示,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无数矿工的命运。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应星四处奔走,向其他矿工揭露胭脂虫胶的危害。起初,很多人并不相信他的话,认为他是在危言耸听。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人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有人因此丧命,大家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愤怒的矿工们聚集起来,包围了林家银矿。宋应星站在人群前方,高举着写有警示的纸张,大声喊道:\"乡亲们!这胭脂虫胶就是杀人的凶器!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他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激起了众人的斗志。

    在矿工们的压力下,林家银矿不得不停止使用胭脂虫胶。宋应星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研究改良炼银工艺,力求找到更安全的方法。他将这次的经历详细地写入《天工开物》,希望能警示后人,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多年后,当人们翻开这本奇书,读到关于银矿冶炼的章节时,不仅能学到先进的技术,更能看到一个关于勇气、正义与良知的故事。而那曾经笼罩在吕梁山脉的绯色毒雾,也永远成为了历史的警示,提醒着世人: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有些底线,永远不能触碰。

    暗室博弈

    崇祯九年深秋的夜风裹着砂砾,将客栈屋檐下的铜铃撞得叮当作响。宋应星伏在木桌前,狼毫笔尖悬在宣纸上迟迟未落。烛光摇曳中,他望着案头写满化学公式的羊皮卷,那些用朱砂标注的\"氰化氢\"字样,在跳跃的光影里如同带血的符咒。

    突然,窗棂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宋应星警觉地抬头,只见三道黑影已破窗而入。还未及呼救,浸透麻药的麻布便捂住口鼻,意识坠入黑暗前的瞬间,他瞥见为首黑衣人腰间晃动的银质算盘——正是晋商商号的标记。

    再度睁眼时,宋应星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密室。潮湿的石壁渗着水珠,墙角的铜盆里燃着硫磺,刺鼻的气味掩盖了空气中残留的胭脂虫红酸腐味。檀木椅上,身着织金锦袍的晋商正把玩着一枚银锭,翡翠扳指与金属碰撞发出清响。

    \"宋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晋商嘴角勾起冷笑,银锭在烛光下流转着诡异的绯色光晕,\"三日前在矿场刮胶取样,昨夜又在客栈做毒气试验......\"他突然将银锭重重拍在桌上,\"可惜,有些秘密,还是永远埋在肚子里的好。\"

    宋应星撑着沉重的头颅环顾四周,这才注意到墙上悬挂的《货殖列传》拓本。当视线扫过\"务完物,无息币\"的名句时,心中涌起一阵悲凉。他握紧藏在袖中的碎瓷片,强作镇定:\"林掌柜用活人试毒,就不怕遭天谴?\"

    \"天谴?\"晋商突然大笑,笑声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宋先生可知这银锭为何能让徽商争相求购?\"他举起银锭迎向烛光,锭面的红斑在光影中扭曲如血花,\"胭脂虫胶与汞蒸汽生成的汞红素,不仅能掩盖毒气,更让银锭呈现出独一无二的霞光色。\"

    密室突然响起铁链拖拽声。两名家丁押着面黄肌瘦的孩童从屏风后走出,宋应星认出那是老矿工王老汉的孙子。孩子手腕上的紫斑与矿场工人如出一辙,却仍倔强地瞪着晋商:\"坏蛋!宋先生说你们在害人!\"

    \"放开他!\"宋应星猛地起身,却被黑衣人按住肩膀。晋商慢条斯理地掏出火折子点燃水烟袋,青色烟雾中传来阴恻恻的话语:\"只要宋先生在《天工开物》里添句话——'胭脂虫胶可净化烟气',我便送你黄金千两,保你名满天下。\"

    \"我的书是写给天下匠人看的!\"宋应星突然发力撞向身旁的黑衣人。混乱中,他摸到墙上悬挂的青铜剑,剑锋出鞘的寒光映出晋商骤然变色的脸。然而还未等他挥剑,后颈便重重挨了一击,手中的剑\"当啷\"坠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