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隆信望着这影子,忽然想起家乡的“百人一首”——此刻的山骨,何尝不是首百人合写的和歌?明军的磁石、倭寇的铁链、自然的风雨,都是歌里的词,最终汇成“和”的主旋律。
赵莽在《武备志》的扉页画下“山海账本”:左边是人类的“博弈账”,写着“征服”“反制”“胜利”;右边是自然的“共生账”,写着“反噬”“平衡”“重生”;中间用晨雾的弧线连接,弧线上缀着无数个“和”字——每个“和”字,都是一次“博弈账”与“共生账”的兑取,都是人类在天地间找到的“留白处”。
当暮色漫过釜山浦,山骨上的“和”字影渐渐淡去,却有无数萤火虫从磁石灌木中飞起,提着灯笼,在雾里写出流动的“和”——那是自然的“活页账”,用生命的微光,将“博弈”的旧账,兑成“共生”的新章。赵莽知道,这场持续数月的“对账”,从来没有“结清”的那一天——人类会不断在账本上写下新的“博弈之词”,而自然会永远用“生长之笔”,在旁边补上“和”的注脚。
海风掠过山骨,吹起磁石粉与草籽,在暮色里舞成“和”字的细链——那是“山海账”的终章,也是天地的“永恒序文”:真正的“胜”,从来不在账本的“借贷方”,而在懂得给每个“冲突”留条“共生的缝”,让硫磺的火,能暖磁石的凉;让酸雾的蚀,能育苔藓的生;让雷火的暴,能催新芽的长。当人类学会在博弈中“留白”,在对抗中“兑和”,所有的“冲突”,终将在自然的账簿上,变成“人与天地相安”的、永远不会透支的“和”,在晨雾里、在暮色中、在每颗跳动的地脉震纹里,轻轻回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