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753

大明锦衣卫753(14/18)

惊得他猛然抬头。三个黑影从沙丘后浮现,自动步枪的金属部件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为首者摘下夜视仪,金丝眼镜反射着幽绿的光——正是范天锡。\"很感人的场景,小林博士。\"对方慢条斯理地鼓掌,翡翠扳指在夜光中流转着诡异的光泽,\"不过故事该结束了。\"

    小林将账本塞进贴身衣兜,握紧老周遗留的半截钢弓。断裂的弓弦在风中发出呜咽,却让他莫名平静。\"你们范家盗了三百年,也该收手了。\"他的声音不再颤抖,\"老周用命护住的东西,我接下了。\"

    话音未落,枪声骤响。小林侧身滚进岩缝,子弹擦着耳畔飞过。他摸到口袋里的青铜磁针,金属表面突然发烫——这是老周教他的最后一课:当磁针共鸣时,地底的能量就会响应。深吸一口气,他将钢弓抵在岩壁上,用尽全身力气拉动残破的弓弦。

    刺耳的弦鸣撕开夜幕,整个戈壁开始震颤。范天锡脸色骤变,他怀中的青铜令牌发出刺耳的嗡鸣。岩壁上那些银色脉络竟开始逆向旋转,渗出的黑色粘液化作锁链,缠住了保镖们的脚踝。\"不可能!\"范天锡嘶吼着,\"你一介毛头小子,怎么可能...\"

    \"因为有人教会我,什么叫守护。\"小林的眼眶发热。记忆中老周的身影与眼前的地脉异象重叠,老人布满老茧的手仿佛正握着他的手腕,指引着声波的方向。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巨大的裂缝在地面蔓延,范天锡等人惊慌逃窜的身影逐渐被烟尘吞没。

    当晨光染红天际时,小林在废墟中找到老周的《天工开物》残卷。焦黑的纸页间,夹着张泛黄的字条:\"若遇危局,以弦为引,共鸣天地。周家血脉,至死方休。\"他小心翼翼地将字条收好,望向东方——那里,五台山的轮廓在朝霞中若隐若现。

    三个月后,一篇名为《地磁异常区的古代防御系统研究》的论文轰动学界。论文末尾,作者小林附上了老周遗留的算筹拓片,以及用现代技术还原的地脉锁结构图。而在西北戈壁深处,一座崭新的监测站悄然落成,站内陈列着老周的地动弦仪,旁边的展板上刻着八个大字:\"聆听大地,薪火相传\"。

    每当夜幕降临,监测站的警报器偶尔会发出微弱的嗡鸣。值班人员说,那是地动弦仪在\"说话\",而小林知道,那是老周在提醒他:使命仍在继续,守护永不熄灭。

    戈壁追影

    “做梦!”小林转身就跑,帆布鞋底在砂砾上打滑。身后传来子弹擦过岩壁的尖啸,火星在月光下迸溅成细碎的金芒。他弓着腰冲进丘陵间的沟壑,怀中的账本边角硌得肋骨生疼,却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眶发烫。

    三小时前,他在老周遇袭的帐篷里发现了那个油纸包。泛黄的账本上,康熙年间的朱砂字迹至今鲜红:“雍正三年三月,以五台山磁石十斛,换红毛人火器十箱”。这些跨越三百年的走私记录,此刻正随着他的狂奔在胸口撞击,每一下都让他想起老周临终前死死攥着账本的手。

    “散开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范天锡的怒吼穿透夜幕。小林贴着发烫的岩壁喘息,戈壁的风裹挟着引擎的轰鸣涌进耳道。老周教他的“听地术”突然在脑海中回响——他将掌心按在砂砾上,震动顺着手臂传来:三辆越野车呈扇形包抄,右侧那辆车的轮胎气压不足,碾过碎石时会发出细微的偏音。

    “在那儿!”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前方土丘。小林猛地向右急转,军靴踢起的砂砾在空中划出银线。子弹追着他的脚后跟犁出焦黑的痕迹,他却在奔跑中突然顿住——脚下的震动频率变了,追兵的脚步声里混入了规律的金属撞击声。

    “是地雷!”他的瞳孔骤缩。老周曾说过,范氏集团在非法矿区布下的雷阵,埋雷间距严格遵循《天工开物》里的“九宫八卦”布局。小林摸出老周遗留的竹制算筹,借着月光快速摆弄。算筹碰撞声混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终于在某一刻与地底震动产生共鸣。

    他屏住呼吸,踩着算筹测算出的安全点位跳跃。身后传来保镖的惊叫,紧接着是沉闷的爆炸声。火光映亮夜空的刹那,小林看见范天锡站在越野车旁,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像淬了毒的蛇。“继续追!账本里还有地脉锁的坐标!”

    翻过第七座沙丘时,小林的肺部几乎要炸开。月光下,前方突然出现一片雅丹地貌,扭曲的岩石如同巨兽的獠牙。他想起老周地图上的标记——这里是“百蛇窟”,地下暗河纵横,岩层结构复杂得连卫星测绘都无法穿透。

    刚钻进岩缝,追兵的脚步声就到了洞口。小林将账本塞进夹层口袋,摸出老周的青铜磁针。金属表面的云雷纹突然发烫,与他剧烈的心跳共振。他贴着岩壁将磁针平放,地底传来的震动让磁针开始旋转,最终稳稳指向西北方——那里,岩壁上隐约浮现出与账本里相同的螺旋纹路。

    “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