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些年的交易记录销毁!\"范天锡恼羞成怒,将账本扔给手下,\"至于这个小子...\"他举起手杖指向小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千钧一发之际,小林突然抓起地上的青铜残片,用力砸向最近的保镖。趁着混乱,他转身冲出帐篷,在戈壁的沙丘间狂奔。身后传来枪声和喊叫声,但他顾不上这些。怀中的青铜残片硌得胸口生疼,上面的星图与老周之前在《天工开物》中展示的地脉锁结构图隐隐重合。
不知跑了多久,小林在一处废弃的窑洞里躲了起来。他借着月光仔细查看残片,发现背面刻着一行小字:\"磁渊锁钥,得十二者可启之\"。联想到账本里提到的十二块磁石,他突然意识到,范天锡的阴谋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
就在这时,窑洞外传来脚步声。小林屏住呼吸,握紧残片准备殊死一搏。\"小林!\"熟悉的声音让他浑身一震。洞口出现的,竟是老周的师兄——五台山道观的周清玄道长。老人手持拂尘,目光如炬:\"我收到你师父的信鸽传书,就知道大事不妙。\"
周清玄道长接过青铜残片,神色凝重:\"三百年前,周家先祖与范家先祖共同铸造了地脉锁。但范家贪图地脉能量,妄图据为己有。周家为了守护这个秘密,付出了太多代价...\"他望向远方,那里的戈壁正泛起诡异的幽光,\"现在范天锡集齐了十二块磁石,地脉锁恐怕...\"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鸣。整个戈壁开始剧烈震颤,幽光化作光柱直冲天际。周清玄道长脸色大变:\"不好!他们开始强行开启地脉锁了!小林,你带着残片去五台山,那里有先祖留下的镇脉法器。我先去阻止他们!\"
看着道长远去的背影,小林握紧残片,转身向五台山方向跑去。晨光中,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这片古老的戈壁融为一体。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守护秘密的战斗,更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而老周用生命传递的线索,将成为破解这场危机的关键。
三个月后,一篇名为《西北戈壁地磁异常现象研究》的论文轰动学界。论文作者小林在文末附上了一组神秘的符号和草图——那是他根据老周遗留的线索,与周清玄道长共同破译的地脉锁封印方法。而在论文发表的当天,西北戈壁深处,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正在上演...
锈锁遗账
戈壁的夜风裹挟着砂砾,将小林的呜咽声碾成细碎的沙粒。他蜷缩在废弃窑洞的阴影里,手电筒的光晕颤抖着落在手中的油纸包上。老周临终时塞给他的物件还带着体温,血迹在油纸上晕染出暗红的纹路,像极了断崖岩壁上那些诡异的螺旋。
\"咔嗒\"一声,生锈的指甲刮开纸包褶皱。一本破旧账本滑落在膝头,泛黄的纸页边缘蜷曲如枯蝶,封皮上\"范记商行\"四个字早已褪色,却仍透着股森冷的威严。小林的手指抚过纸页,触感粗粝如砂纸——这是用康熙年间特有的桑皮纸制成,边角处还残留着虫蛀的痕迹。
第一页的记录让他瞳孔骤缩:\"雍正三年三月,以五台山磁石十斛,换白银三千两\"。字迹用朱砂写成,虽历经岁月却依然鲜艳欲滴,仿佛每一笔都蘸着血。再往后翻,\"乾隆元年冬,大同府磁石八担,易红毛人火器十箱\"、\"道光二十二年夏,祁县磁石二十驮,得洋枪百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间,竟藏着跨越三百年的走私网络。
洞外突然传来狼嚎,小林浑身一震。手电筒的光束扫过窑洞墙壁,照见老周用血写在岩壁上的字迹:\"范天锡...磁渊...锁钥\"。那些歪斜的符号与账本上的\"范记\"二字重叠,在光影中扭曲成狰狞的面孔。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断崖,范天锡戴着金丝眼镜的笑脸——矿业集团董事长,竟与三百年前的走私家族一脉相承。
\"咯吱——\"腐朽的木板发出呻吟。小林猛地转身,手电筒的强光刺破黑暗,照见洞口的半截身影。来人穿着勘探队制服,脸上却蒙着黑巾,手中匕首泛着幽蓝的光。\"把账本交出来。\"沙哑的声音裹着戈壁的风沙,\"你以为知道了秘密就能活下去?\"
匕首寒光扑面而来的瞬间,小林侧身滚向一旁。后腰撞上坍塌的土灶,疼得他眼前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