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秘密进行试验时,葡萄牙商队的人找上门来。“听说你在和明军交易,弗朗西斯科。”为首的商人眼神冰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背叛!”修士被粗暴地拖进船舱,身上的十字架在挣扎中被扯断。
“你们用这些火器杀人!”弗朗西斯科愤怒地喊道,“而我只是想帮助无辜的人!”但他的辩解换来的是一顿毒打。商人们最终决定用最残酷的方式惩罚他的“背叛”:在他后背烙上巨大的十字架,然后将他沉入大海。
当冰冷的海水灌入鼻腔时,弗朗西斯科却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他想起自己改良的冷却技术图纸已经交给了明军,想起那些在战火中重燃希望的眼神。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柱在他眼前晃动,仿佛是上帝最后的启示。
几个月后,明军凭借改良后的火器在海战中大败倭寇。陆明远在缴获的葡萄牙战船上,发现了一本残破的《圣经》,里面夹着弗朗西斯科用拉丁文写下的冷却术笔记。“原来,真的有人愿意用生命来传递希望。”陆明远轻抚着书页上的水渍,喃喃自语。
在澳门的教堂里,新任传教士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支奇特的伽利略温度计。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柱永远定格在了某个刻度,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弗朗西斯科修士的事迹,也随着海风的吹拂,在沿海百姓中悄悄流传,成为了一个关于救赎与牺牲的传说。
多年后,当明军的火器技术日新月异时,人们依然记得那个在黑暗中默默奉献的身影。他背负着宗教与技术的双重枷锁,却用生命为东西方的技术交流打开了一道缝隙,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独特的印记。
磁石灼痕
秋雨裹着铁锈味渗入匠作营的砖缝时,苏小蛮正蹲在淬火池边。马尾编织的耐热绳又在腰间勒出了新的红痕,她却浑然不觉,掌心紧紧攥着磁石校准器,目光死死钉在新铸的火铳管壁上。那道若隐若现的盐蚀裂纹像条蛰伏的毒蛇,在铜绿斑驳的金属表面蜿蜒游走。
\"小蛮,该去清点火药库存了。\"师兄的喊声从工坊那头传来。她慌忙用衣袖遮住火铳,磁石校准器硌得肋骨生疼。这是父亲临终前塞给她的物件,巴掌大的青铜方匣里,两排磁石呈八卦方位嵌着,能精准检测出金属内部的裂痕——此刻它正发出细微的震颤,警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
三年前,苏父在倭寇的硫磺胶泥袭击中丧生,临终前将祖传的铳坊托付给她。为了不被匠籍制度束缚,苏小蛮剪去长发,束起发冠,揣着父亲留下的《铳器考工记》残卷,隐姓埋名混进了官营匠作营。白日里,她和男人们一样抡锤锻造,夜晚就躲在柴房里钻研火器改良之法。
夜色渐深,工坊里只剩下零星的烛火。苏小蛮将火铳举到油灯下,裂纹在光晕中愈发清晰。她用磁石校准器贴近金属表面,仪器发出急促的蜂鸣——这意味着裂纹已深入管壁三分之二,一旦发射,必将炸膛。冷汗顺着脊背滑进衣领,她突然想起半月前采购的那批黄铜原料,色泽比往常黯淡,质地也格外疏松。
\"不好!\"她猛地起身,撞倒了一旁的炭盆。火星溅在《铳器考工记》残卷上,将\"防蚀\"二字烧出焦痕。苏小蛮顾不上扑灭火苗,抓起校准器就往外跑。她必须立刻告诉陆明远百户,这批火铳绝不能投入战场。
雨越下越大,积水倒映着摇曳的灯笼。转过兵器库拐角时,苏小蛮突然顿住脚步。三个黑影正在搬运木箱,月光照亮箱角的徽记——那是倭寇\"松浦家\"的菊纹。她捂住嘴,退到阴影里,却不慎踩到枯枝。
\"谁?\"为首的黑衣人转身,腰间的绣春刀寒光一闪。苏小蛮转身就跑,马尾绳却被人从背后揪住。她挣扎着掏出磁石校准器刺向对方,却听见\"咔嚓\"一声脆响——仪器在扭打中摔在青石板上,八卦磁石散落一地。
\"原来是个女的。\"黑衣人扯下她的发冠,看着散落的青丝狞笑,\"不过发现了不该看的东西,就别想活着回去了。\"苏小蛮被按在墙上,后脑勺撞得眼前发黑。朦胧中,她看见对方捡起磁石校准器,刀刃抵在她喉间:\"说,这东西还有谁见过?\"
雨水混着血水滑进嘴角,苏小蛮突然想起父亲教她铸铳时说的话:\"火器之道,贵在至诚。掺不得半点虚假。\"她拼尽最后力气咬住对方手腕,在惨叫声中抓起地上的马尾绳,狠狠勒向黑衣人脖颈。黑暗中,另外两人的刀刃已经刺入她的后背。
当裴惊云发现苏小蛮时,她的手指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