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裴惊云回到匠作营,召集工匠们开始总结这场战斗的经验。他将缴获的倭寇武器零件摆在案头,与苏小蛮的磁石校准器、弗朗西斯科修士的分度规放在一起。烛光下,这些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器物,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我们要继续改良,不仅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守护。\"裴惊云的声音坚定而沉稳。工匠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在他们身后,墙上挂着的《火龙经补遗》在烛光中微微翻动,书页间记载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代代匠人对真理的追求。
多年后,当人们在博物馆中看到裴惊云的铸铁钩、岛津铁舟的熔铸雕像、弗朗西斯科修士的温度计,以及苏小蛮的磁石校准器时,依然能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些器物背后,是执着于技术信仰的灵魂,是跨越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更是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永恒印记。
东海的波涛依旧拍打着两岸,金属的碰撞声与火焰的爆裂声,仍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传奇。而裴惊云、岛津铁舟、弗朗西斯科修士、苏小蛮……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两个文明在对抗与交融中不断前行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