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有人来过了。”男子冷冷地说道,“给我搜,一定要找到那个人。”
黑衣人迅速散开,开始在山洞里搜索起来。裴天翊和老匠人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黑衣人的一举一动。他们知道,一旦被发现,就将陷入一场恶战。
就在这时,裴天翊突然发现,为首的男子身上竟佩带着一枚锦衣卫的腰牌。他心中一惊,难道锦衣卫中也有晋商的内应?
“小心,他们是锦衣卫。”裴天翊低声对老匠人说道。
老匠人脸色一变,他没想到,锦衣卫竟然会和晋商勾结在一起。他握紧了手中的铁钳,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攻击。
黑衣人越来越近,裴天翊和老匠人已经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声。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裴天翊突然从巨石后面跃出,手中的绣春刀寒光一闪,向为首的男子刺去。
男子反应迅速,侧身躲过了裴天翊的攻击。他抽出腰间的佩刀,与裴天翊战在了一起。黑衣人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将裴天翊和老匠人团团围住。
山洞里顿时刀光剑影,喊杀声不绝于耳。裴天翊挥舞着绣春刀,如同一头猛虎般勇猛无畏。他的铁钩在战斗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时而勾住敌人的兵器,时而刺向敌人的要害。老匠人则在一旁协助裴天翊,用铁钳攻击敌人的破绽。
然而,黑衣人人数众多,裴天翊和老匠人渐渐陷入了困境。裴天翊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夜行衣。但他依然顽强抵抗,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保护好证据,不能让敌人得逞。
就在裴天翊感到力不从心时,山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一群手持兵器的百姓冲进了山洞,为首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她目光坚定,手中的长剑挥舞得虎虎生风。
“天翊,我们来帮你了。”女子喊道。
裴天翊心中一暖,他认出了女子,她是京城中一位富商的女儿,名叫伊若水。伊若水一直敬佩裴天翊的为人和正义,得知他被诬陷下狱后,便暗中联络了一些志同道合的百姓,准备帮助他洗清冤屈。
有了伊若水等人的加入,战局顿时发生了逆转。黑衣人见势不妙,纷纷开始逃窜。为首的男子见大势已去,也转身想逃。裴天翊岂能放过他,他奋起余力,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绣春刀刺穿了男子的胸膛。
“你为什么要背叛大明?”裴天翊冷冷地问道。
男子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在这个乱世,只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晋商给了我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我为什么不帮他们?”
裴天翊心中一阵悲哀,他没想到,一个堂堂的锦衣卫,竟然会为了金钱而背叛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他拔出绣春刀,男子的尸体缓缓倒下。
战斗结束后,裴天翊和伊若水等人离开了山洞。他们带着晋商通敌的证据,回到了京城。在伊若水等人的帮助下,裴天翊成功地将证据呈递给了朝廷。皇帝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立即下令彻查晋商一案。
经过一番调查,晋商通敌的罪行终于大白于天下。那些参与勾结的晋商纷纷被逮捕归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裴天翊也洗清了冤屈,恢复了锦衣卫百户的职位。
然而,裴天翊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他深知,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了,但大明的危机却远未结束。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还有更多的阴谋和挑战等待着他去面对。
不久后,裴天翊再次踏上了征程。他带着绣春刀和那份对正义的执着,继续在黑暗中追寻着真相,守护着大明的安宁。而伊若水也决定陪伴在他身边,与他一起并肩作战,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天工秘卷·盐运谜局
1928年初冬,天津卫。冷风从海河上刮来,裹挟着潮湿和寒意,整座城市像披上了一层灰色的幕布。街头巷尾,行人步履匆匆,旧式洋车的木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阴沉的天空中,偶尔有几只乌鸦盘旋,似乎在预示某种不祥。
裴天翊,这位年轻的天工院传人,此刻正站在一座废弃的古宅前。古宅的大门紧闭,门上的铜环布满了铜绿,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裴天翊深吸一口气,伸手推开了大门,“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走进院子,院子里杂草丛生,几株枯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正房的门窗紧闭,窗户上的玻璃破碎了几块,在风中摇晃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裴天翊径直走向正房,从怀中掏出一把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门开了。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霉味,家具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裴天翊走到房间中央,伸手拂去桌子上的灰尘,将一个包裹放在桌上,缓缓打开。包裹里是一本破旧的账本和十二块形状各异的卤水结晶。
裴天翊小心翼翼地将密账残页铺在桌子上,又将十二块卤水结晶摆成九宫格的形状。他的目光落在盘山盐场的菱形结晶和长芦盐场的方形结晶上,心中默默想着:“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