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已进入联合东印度公司的领地!\"盖伦帆船上,荷军指挥官的声音通过铜制传声筒传来,带着浓重的拉丁语腔调。加斯帕神父翻译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素银十字架——这个曾象征传教的圣物,此刻却成了对峙中的微妙符号。
徐沧溟将星盘按在船舷,金液顺着木纹蔓延,在甲板上勾勒出古老的星象阵图。\"告诉他们,\"星象师的目光扫过荷军船上的天文象限仪,\"我们不是商船,也不是入侵者。\"当加斯帕用荷兰语重复这句话时,荷军指挥官望远镜后的眼睛微微眯起。
突然,荷军旗舰升起攻击旗。二十余门火炮同时转动,炮口喷出的硝烟遮蔽了半边天空。徐沧溟的星盘爆发出刺目光芒,二十八宿的虚影在海面上凝结成金色光盾。阿鹤同时转动舵轮,改良罗盘上的磁石与星盘共鸣,引导\"重光号\"在弹雨中划出诡异的弧线。当一枚炮弹擦着船舷飞过,众人惊觉其轨迹竟与徐沧溟昨夜测算的星轨分毫不差。
\"他们在利用星辰之力!\"荷军指挥官的惊呼被风撕碎。就在这时,加斯帕神父突然展开一幅手绘的星图,上面用拉丁文标注着与徐沧溟星盘相同的星象节点。\"我们追求的是同一片星空!\"传教士的声音混着炮火,\"为何不用它照亮航路,而非制造硝烟?\"
荷军的炮击骤然停止。在短暂的寂静中,徐沧溟将一卷记录沿海百姓苦难的日志抛上荷军旗舰。当荷兰人展开浸透海水的纸页,那些被倭寇劫掠的村庄、被黑潮吞噬的渔民的记录,让甲板上陷入诡异的沉默。最终,荷军指挥官放下望远镜,下令让出航道,但临走前,他派人送来了最新的航海星图。
然而,更大的危机在印度洋悄然降临。当\"重光号\"驶入赤道无风带,天空突然被墨色云层笼罩。阿鹤的鱼骨星盘剧烈震颤,少年望着罗盘上疯狂旋转的指针,脸色瞬间苍白:\"这不是普通的风暴...是深海漩涡引发的天象异变!\"
徐沧溟的星盘裂痕中渗出大量金液,在空中凝结成虚幻的星轨。他想起家族秘典中的记载:\"当星辰逆行,深渊将启。\"加斯帕神父急忙搬出浑天仪,齿轮间镶嵌的星纹铜片在乌云下泛着幽蓝的光。\"根据托勒密的地心说...\"传教士刚开口,就被徐沧溟打断:\"此刻需要的不是争论,是让天文学家与星象师的智慧真正融合!\"
阿鹤突然扯下腰间的鱼骨星盘,将其嵌入船舵核心。改良罗盘的磁石与星盘共鸣,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徐沧溟与加斯帕同时发力,星盘的金芒与浑天仪的光带交织成网,笼罩整艘船。在风暴的中心,他们看到了毕生难忘的景象:无数怨灵在闪电中浮现,这些未能安息的魂魄,竟在帮助船只对抗漩涡的引力。
\"原来你们一直与我们同在...\"徐沧溟的声音哽咽。他终于明白,那些在黑潮中逝去的冤魂,早已将守护这片海域的意志融入星辰。当\"重光号\"最终冲出风暴,船帆上的双纹图案被闪电照亮,宛如一座指引希望的灯塔。
在之后的航程中,加斯帕的舱室常常传出激烈的争论声。明朝的星象师们坚持\"天圆地方\",而传教士带来的日心说与几何知识不断冲击着传统认知。但每当夜幕降临,他们都会齐聚甲板,用徐沧溟的星盘观测星辰,用加斯帕的浑天仪计算轨迹。在一次关于月食的探讨中,一位老星象师突然说:\"或许,我们仰望的本就是同一片星空,只是解读的方式不同。\"
当\"重光号\"继续驶向未知的海域,船舷的星纹在海浪中闪烁,甲板上的争论声与罗盘的齿轮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徐沧溟知道,他们不仅在对抗海上的危机,更在进行一场文明的对话——让东方的星象智慧与西方的科学知识,在碰撞中孕育出新的光芒。而那些未能安息的冤魂,正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守护着这艘承载希望的航船。
浑天新章
\"重光号\"的甲板在印度洋的夜浪中微微震颤,加斯帕神父摊开的羊皮星图被海风掀起边角,二十八宿的位置旁,用拉丁文标注着陌生的经纬度数据。老星象师李淳风拄着桃木杖,浑浊的眼睛盯着图上那个画成圆球状的\"地球\",喉间发出不屑的冷哼。
\"你们总说天圆地方。\"加斯帕的手指划过星图上弯曲的赤道线,银质十字架在月光下晃动,\"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