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706

大明锦衣卫706(6/16)

色结晶——这是经过七次醋酸提纯的硝石,纯度之高,足以让火药威力提升十倍。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刺破硝烟时,赵莽站在满目疮痍的军器监废墟上。手中握着改良后的火药配方,他突然想起《考工记》里的话:“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而此刻,这“四者”之间的平衡,正被醋酸这把双刃剑反复切割。

    他望向京城方向,晨雾中依然浮动着熟悉的醋香。但这一次,他知道这酸味里藏着的,不再只是市井烟火,更是一场关乎家国存亡的隐秘战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莽将在醋酸的腐蚀与淬炼中,继续书写属于他的传奇。

    酸火相济录

    密室的牛油灯在石壁上投下摇晃的光影,赵莽的影子随着跳动的火焰忽明忽暗。他捏着装有黑色粉末的小瓶,玻璃瓶身还残留着硫磺的淡淡黄渍,指腹摩挲间,粗糙的颗粒感透过掌心传来。三年前在王员外书房破解假账本的场景突然涌入脑海——那时也是这般屏息凝神,从蛛丝马迹中探寻物质变化的真相。

    \"李将军,可否借几样东西?\"赵莽突然开口,目光扫过密室角落堆积的陶瓮与铜盆,\"清水、瓷碗,还有......\"他顿了顿,\"陈年米醋。\"

    李将军浓眉一挑,虽面露疑惑,仍立刻吩咐亲兵照办。当泛着琥珀色光泽的醋液倒入瓷碗时,赵莽将小瓶中的黑色粉末缓缓倒入。刹那间,碗中泛起细密的气泡,刺鼻的酸味混着硫磺气息直冲鼻腔。他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液体变化:原本浑浊的黑色渐渐分层,底部沉淀出暗灰色的渣滓,上层浮起一层油腻的物质。

    \"这是......\"李将军凑近观察,铁手套几乎碰到碗沿。

    \"杂质。\"赵莽用竹片挑起上层漂浮物,在灯光下细看,\"木炭研磨不均,硫磺掺了石黄,最关键的是——\"他将碗倾斜,让李将军看清底部的沉淀,\"硝石纯度不足三成,难怪威力如此微弱。\"

    记忆中的《铁火天降》突然在脑海中翻涌。书中记载的沙模验铁之法,通过高温熔铁与细沙的反应,将杂质吸附分离。那么火药是否也能通过某种介质,将不纯的成分剥离?赵莽的目光落在碗中的醋液上,醋酸的腐蚀性在脑海中勾勒出全新的可能。

    \"取新制的硝石来。\"赵莽突然起身,\"要最纯净的那种。\"

    亲兵取来的硝石雪白如霜,在瓷碗中却呈现出微妙的淡黄色。赵莽将醋液缓缓倒入,看着两者接触的瞬间,白雾骤然升腾。刺鼻的酸味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一丝淡淡的甜味——这是醋酸与硝石反应生成的硝酸乙酯,一种极易挥发的烈性物质。

    \"快开窗!\"赵莽突然大喊。李将军反应迅速,猛地推开密室小窗。带着酸味的风灌进来,将弥漫的白雾吹散大半。赵莽趁机将混合液体加热,铜盆下方的炭火噼啪作响,随着水分蒸发,褐色的结晶渐渐析出,在阳光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

    \"这是......\"李将军瞪大眼睛,\"提纯后的硝酸钾?\"

    赵莽没有回答,而是取出另一小瓶未经处理的硝石。两相对比,差异一目了然:未经处理的硝石泛着浑浊的黄色,而提纯后的晶体纯净透亮,几乎不含任何杂质。他将两种硝石分别与硫磺、木炭按比例混合,制成两份火药样品。

    \"试爆便知。\"赵莽将样品小心放入陶制火罐,插入引线。

    密室之外,临时搭建的试爆场早已准备就绪。五十步外,青砖垒成的靶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赵莽点燃第一枚火罐的引线,迅速后退。\"轰\"的一声闷响,靶墙只是微微震动,扬起一阵烟尘——这是未经提纯的火药,威力果然不足。

    而第二枚火罐引爆时,整个试爆场仿佛被闪电照亮。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靶墙轰然倒塌,飞溅的砖石在地上犁出丈许深的沟壑。李将军目瞪口呆,看着远处腾起的蘑菇云,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这......这威力至少提升了三倍!\"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当赵莽检查爆炸残留物时,发现了新的问题:提纯后的火药虽然威力惊人,却异常不稳定。存放不到半个时辰,陶罐中的火药便开始结块,轻轻触碰就会产生火星。

    \"醋酸虽然提纯了硝石,却也让火药变得易燃易爆。\"赵莽眉头紧锁,捏起一块结块的火药,\"就像一把双刃剑......\"

    他突然想起王员外书房暗格里的鞑靼密信,那些用醋酸书写的防潮秘方。或许,答案就藏在醋的双重特性里——既能腐蚀,亦能保护。接下来的七天七夜,密室中始终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