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没有善恶!\"前排的女生脱口而出。赵莽露出微笑,皱纹里藏着三十年的沧桑:\"对,但更重要的是,掌握技术的人心必须向善。就像这碗陈醋,既能蚀穿钢铁,也能酿造美味——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培训结束后,新人陆续离开,只有个叫小林的年轻人留了下来。他盯着范蠡像底座的铭文,突然发问:\"赵老,您说商道的本质是权衡,可具体该怎么权衡?\"
赵莽走到警钟模型前,轻轻叩击钟身。嗡鸣声中,他说起拆解最后一枚毒龙雷的场景:当宋代青铜醋壶中的乌梅醋接触弹体,符文迸发金光,弹体化作铁砂的瞬间,他在漫天碎屑里看见了陶朱公欣慰的眼神。\"真正的权衡,\"他的声音混着钟声,\"是在利益与良知间选择正道,在力量与责任中坚守本心。\"
深夜的实验室里,赵莽独自擦拭着范蠡像。月光透过百叶窗,在陈醋碗里投下细长的影子。他翻开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当年那句\"科技本身并无善恶\"的感悟旁,又添了新的批注:\"然人心向背,可令文明生辉,亦可使智慧蒙尘。\"
研究所的日子平静而忙碌,但每年梅雨时节,赵莽总会出现幻听。在雨水敲打屋顶的节奏里,他仿佛又听见陶朱公的训斥,听见毒龙雷内部齿轮转动的咔嗒声。这时他会走到警钟下,看锈迹在雨水中蜿蜒成新的纹路——那些图案有时像古老的符文,有时又化作算盘上的算珠。
十年后的某个清晨,研究所收到一封匿名信。泛黄的信纸上,用毛笔写着:\"以商济世,非以商为刃。\"字迹与赵莽珍藏的《陶朱公商训》残卷如出一辙。他握着信纸走到警钟旁,发现钟身上不知何时多了道新的刻痕,形状恰似当年陶朱公手中钱范的纹路。
那天的新人培训课上,赵莽罕见地提及了幻觉的片段。\"我曾以为那是高烧后的妄想,\"他望着范蠡像手中永远流转的钱范,\"但现在明白,那是文明对后人的警示。\"他指向研究所外连绵的山脉,那里曾埋藏着致命的毒龙雷,如今已开满野花,\"记住,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文明的火种。\"
暮色降临时,赵莽照例为范蠡像前的陈醋碗添上新酿。当第一滴醋液坠入碗中,警钟突然无风自鸣。悠长的鸣声中,他仿佛看见年轻的自己跪在雷区,看见陶朱公的虚影在雨中消散,也看见无数双手正托起文明的火炬,穿越历史的迷雾,向未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