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701

大明锦衣卫701(8/13)

为声波传导的媒介!

    \"原来如此...\"赵莽的眼中闪过寒光,\"他们用玄武岩消解攻击,用火焰传导声波,再用发生器引爆雷区。好一个环环相扣的杀局!\"他的目光扫过城墙上摇晃的编钟,突然想起《乐律全书》中的批注:\"音之相生相克,如水火之交融,若能逆其道而行之...\"

    \"陈铁牛,带十名工匠去雷区!\"赵莽将一卷图纸塞进他手中,\"在发生器与玄武岩柱之间,按'五行相克'方位埋设铜箔!记住,必须在日出前完成!\"他又转向小张:\"调整编钟频率,以'商音'为主调,混入'羽音'的低频震动。我们要让声波在土层中形成驻波!\"

    寒风呼啸中,陈铁牛带着工匠们摸黑潜入雷区。他们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触发哑弹。赵莽站在城墙上,手持律管不断调整编钟的共鸣频率。十二架编钟发出的声波在空中交织,与地底传来的震动形成奇妙的共振。突然,探测仪的波纹出现规律起伏——铜箔阵成功阻断了部分声波传导!

    但倭寇显然早有准备。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响,所有幽蓝鬼火同时熄灭,取而代之的是倭寇阵中传来的诡异笛声。那笛声如泣如诉,却暗藏杀机,赵莽的探测仪瞬间爆表——倭寇改变了攻击频率!更可怕的是,十二根玄武岩柱开始喷射灼热的气浪,将明军发射的声波箭矢尽数焚毁。

    \"启动终极方案!\"赵莽扯开衣领,露出胸口发光的二十八宿刺青。家族传承的血脉之力与编钟共鸣,钟体表面的图纹化作流动的星图。他将律管插入编钟甬部,吹奏出失传已久的\"混沌之音\"。声波在空气中扭曲变形,形成肉眼可见的音波屏障,暂时抵挡住了玄武岩柱的热浪。

    然而,这只是短暂的喘息。倭寇的巨型声波发生器开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地底的哑弹群随之震颤。赵莽看着探测仪上不断攀升的数值,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千钧一发之际,他突然想起古书中的一句话:\"音之极致,可化万物。\"

    \"所有人听令!\"赵莽的声音响彻夜空,\"将编钟的频率调成与发生器完全相同!\"众人目瞪口呆:\"大人,这样会...\" \"没错,会引发雷区爆炸。\"赵莽的眼神坚定如铁,\"但我们可以让爆炸提前发生!\"他将律管重重插入编钟,\"用声波制造人工地震,在倭寇启动发生器前引爆哑弹!\"

    声波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向地底。赵莽感觉自己的耳膜几近破裂,鲜血顺着嘴角流下,但他依然死死吹奏着律管。十二架编钟同时迸发刺目蓝光,与倭寇的发生器形成强大的共振场。地底传来沉闷的轰鸣,第一枚哑弹轰然引爆,气浪掀起数十丈高的尘土。

    连锁反应瞬间开始。三百枚哑弹如璀璨的流星般接连炸开,剧烈的震动震碎了玄武岩柱,摧毁了倭寇的声波发生器。火光中,赵莽看到倭寇士兵惊恐的面容,他们精心布置的杀局,在声波的力量下土崩瓦解。

    当晨光终于刺破云层时,雁门关下已是一片焦土。赵莽瘫坐在残破的编钟旁,胸口的刺青黯淡无光。陈铁牛从废墟中捡来半块刻有菊纹的青铜碎片,上面的铭文显示,这竟是三百年前倭寇先祖留下的遗物。原来,这场跨越时空的较量,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埋下伏笔。

    战后,神机营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那些玄武岩柱内部,竟刻着与明军编钟相同的二十八宿图纹。赵莽望着这些古老的符号,突然明白,这场战争不仅是中日两国的较量,更是两种声波秘术的终极对决。而他,有幸成为了守护古老秘密的最后一道防线。

    多年后,每当夜幕降临,雁门关的废墟中依然能听到若有若无的编钟声。路过的旅人说,那声音里既有金戈铁马的杀伐,也有星辰运转的低语。而在神机营的密档里,关于这场战役的记载只有短短一句:\"音破幽冥,生死之间,唯律永恒。\"

    声震幽冥

    朔风卷着砂砾拍打在指挥部牛皮帐篷上,赵莽用青铜尺重重敲了敲沙盘:\"倭寇能用玄武岩消解声波,我们就用他们的法子撕开防线!\"烛火在他眼底跳动,映得满手油污的图纸泛着冷光——那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声波传导路径,还有被红笔圈出的雷区薄弱点。

    陈铁牛捏着半块熔毁的青铜残片挤进帐篷:\"大人,工匠们在玄武岩柱残骸里发现了这个!\"残片上菊纹交错的缝隙间,嵌着细小的音波传导槽,与明军编钟的共振结构如出一辙。赵莽瞳孔骤缩,突然抓起案头的《乐律全书》,泛黄书页间夹着的战国竹简残片应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