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701

大明锦衣卫701(3/13)

东南角营帐!记住,踩到哑弹也不能停!\"他带头冲向最近的营帐,青铜短刃划破掌心,鲜血滴落在地面的瞬间,地下传来连锁反应般的爆炸声。十二架编钟同时迸发出耀眼的蓝光,将黑雾暂时逼退。

    但这只是短暂的喘息。当赵莽等人接近阵眼时,地面突然裂开巨大的缝隙,无数惨白的手臂从地底伸出,抓住士兵的脚踝往深渊里拽。赵莽感觉脚踝被冰冷的手指缠住,低头看见抓住他的竟是具穿着明军盔甲的腐尸,头盔下的面容却与自己有七分相似。

    \"这是...镜像诅咒!\"赵莽想起古籍中的记载,某些邪术会以施术者为原型制造镜像,唯有摧毁本体才能破解。他咬紧牙关,挥刀斩断腐尸的手臂,却发现伤口处涌出的不是鲜血,而是黑色的黏液,黏液落地即化为新的邪祟。

    千钧一发之际,后方传来激昂的编钟之声。赵莽回头望去,只见乐手们已将十二架编钟围成星斗形状,每个钟体都插着燃烧的符咒。声波与火光交织成金色的屏障,暂时阻挡了邪祟的进攻。他抓住机会,将沾满鲜血的短刃插入阵眼的青铜箭镞。

    剧烈的震动从地底传来。倭寇营帐开始扭曲变形,黑雾中的邪祟发出凄厉的惨叫。赵莽看到三百年前的战场在眼前重叠:明军将士将倭寇引入星斗阵,用声波与符咒将其封印,却也付出了全军覆没的代价。而如今,这个被遗忘的阵法因为现代探测声波的干扰而重启,再次掀起腥风血雨。

    \"破!\"赵莽大喝一声,青铜短刃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所有营帐轰然倒塌,黑雾如潮水般退去,露出地下密密麻麻的哑弹——这些哑弹的引信上,竟都刻着与三百年前明军箭镞相同的符咒。随着最后一声编钟鸣响,地面的裂痕逐渐愈合,雁门关的青灰色雾气也慢慢消散。

    晨光刺破云层时,赵莽看着满地狼藉,手中的青铜罗盘终于恢复正常。他知道,这次诡异的经历将永远成为未解之谜。神机营的档案里或许会记载:万历二十年的星斗阵,在三百年后被一群掌握现代声波技术的人意外激活,又在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中重新封印。

    但有些秘密,注定只能沉睡在雁门关的黄土之下。当赵莽最后回望这座雄关时,他仿佛看见城墙上浮现出无数模糊的身影,有明军将士,也有倭寇怨灵,他们的面容在朝阳中渐渐消散,只留下风中若有若无的编钟余韵,诉说着跨越时空的较量。

    雁门铜音

    “启动铜箔干扰计划。”赵莽扯开披风,露出内衬上密密麻麻的针脚,那是用铜丝编织的防护网。寒风卷起他鬓角的白发,在雁门关阴沉的天幕下,这个动作恍如揭开一道古老的封印。工匠们立刻行动,将薄如蝉翼的铜箔埋入地下,每片铜箔的边缘都刻着不同的音律符号。当第一片铜箔接触冻土的瞬间,远处的编钟突然发出尖锐的变调——这是铜箔与地底声波产生的频率对冲。

    陈铁牛握着青铜铲的手顿了顿:“大人,这铜箔上的符号...和三天前在倭寇残营找到的竹简一模一样。”他从怀中掏出半卷泛黄的竹简,残页上的蝌蚪文在暮色中泛着幽光。赵莽低头细看,铜箔上的音律符号与竹简上的咒文确实如出一辙,只是方向颠倒——仿佛一个是封印,一个是破解之钥。

    十二架编钟在山风中发出呜咽。这些从战国古墓出土的青铜重器,此刻钟体表面的二十八宿图纹正渗出暗红液体,顺着纹路汇聚成诡异的卦象。赵莽想起神机营古籍中的记载:“凡天地异相,必有音律为引,铜为骨,咒为魂。”难道这些日军遗留的哑弹,与三百年前明军布下的镇魔阵,本质上都是利用声波共振的秘术?

    “注意频率波动!”赵莽突然大喊。探测仪发出刺耳的蜂鸣,屏幕上的波纹扭曲成漩涡状。他看着工匠们埋设铜箔的动作,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这些铜箔在地下组成的,竟是与倭寇残营相同的北斗七星阵。而他们此刻的行动,不是在干扰声波,而是在无意间重构古老阵法的脉络!

    地底传来锁链断裂的声响。赵莽感觉脚下的冻土开始震颤,铜箔边缘的音律符号竟发出微弱的金光,与远处编钟的暗红液体遥相呼应。陈铁牛突然指着天空惊呼:“星宿移位了!”众人抬头,只见原本晴朗的夜空突然被阴云笼罩,北斗七星的位置诡异地偏移,勺柄正对着雁门关的烽火台。

    “快停下!”赵莽话音未落,十二架编钟同时迸发刺目蓝光。声波如实质般扫过营地,工匠们手中的铜箔瞬间扭曲成利刃,划破数人咽喉。赵莽扯下披风裹住头部,铜丝防护网与声波碰撞出串串火星。他在轰鸣声中勉强辨认出,编钟表面的二十八宿图纹正在重组,化作《奇门遁甲》中记载的“困龙局”。

    “大人!地下有东西在动!”小张的声音带着哭腔。探测仪显示,冰层下三百枚哑弹正在同时升温,弹体里的高硫铁与铜箔产生共鸣,形成危险的共振回路。更诡异的是,那些哑弹的排列位置,竟与三百年前明军将士的埋骨地完全重合——这根本不是普通雷区,而是用现代武器加固的古老镇压之地!

    赵莽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