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689

大明锦衣卫689(14/16)

裂痕,但\"Lux Veritatis\"的刻痕依然清晰,仿佛在提醒着她,真理的光芒永远不会被黑暗所掩盖。这场光与暗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光毒迷障

    暮色中的登州港笼罩在一片萧索之中,烧焦的船桅如枯骨般矗立,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卷起阵阵带着硝烟味的浪花。崔知夏立在了望塔顶,晚风掀起她破碎的衣襟,手中那枚布满裂痕的三棱镜泛着冷光,\"Lux Veritatis\"的刻痕在血污中若隐若现。

    \"先生,他们还在东南海域布置了更多的诡雷和毒光装置。\"阿砚一瘸一拐地走上塔楼,锁子甲上凝结的血痂随着步伐簌簌掉落。少年参将的双眼仍红肿不堪,绷带下渗出的血水在脸颊上留下暗红的痕迹,声音里满是疲惫与焦虑。

    崔知夏的瞳孔微微收缩,望向东南方向。那里的海面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她握紧三棱镜,破损的镜片在掌心划出细痕,刺痛感反而让她更加清醒:\"通知戚将军,立即征用所有磁石,打造三倍数量的磁石滤网。同时传令下去,让渔民暂时不要出海,以免误入险境。\"

    \"是!\"阿砚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离开。他犹豫片刻,从怀中掏出一本沾满海水的日志:\"这是在缴获的敌舰上找到的,里面记录了一些关于光学武器的线索。\"

    崔知夏接过日志,泛黄的纸页上布满倭文与奇怪的符号。她快速翻阅,目光突然停留在一段用朱砂标注的文字上:\"以紫晶为引,砒霜为媒,借星象之力,可成毁天灭地之阵。\"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想起战斗中那些致人癫狂的紫色雾霭,那些混杂着砒霜的毒光。

    \"让医官们立刻参照《本草纲目》,研制解砒霜之毒的药剂。\"崔知夏将日志重重拍在桌上,\"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翻遍整个登州城的药铺!\"她顿了顿,补充道:\"再派人去文庙,将所有关于磁石和光学的典籍都搬来,我要重新研究破解之法。\"

    阿砚领命而去,脚步声渐渐消失在楼梯间。崔知夏独自站在塔顶,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思绪却早已飘远。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想起托马斯神父最后指向天空的手势,想起镜师傀儡胸腔里那半卷《永乐大典》残页。这一切都指向隐雾岛,指向那个藏在迷雾中的巨大阴谋。

    夜色渐深,港口的灯火陆续亮起,却驱不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崔知夏坐在堆满典籍的桌前,烛光摇曳,映照着她紧锁的眉头。她翻开《天工开物》,寻找关于磁石特性的记载;又查阅《本草纲目》,研究砒霜的毒性与解法。算筹在她手中翻飞,沙盘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与符号。

    突然,她的目光被《永乐大典》残卷中的一段批注吸引:\"光之所向,亦暗所藏。破光之法,不在强御,而在洞悉其源。\"她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心中豁然开朗。倭寇的毒光武器固然强大,但终究是借物之力,若能找到其能量之源,或许就能找到破解之法。

    \"来人!\"她大声喊道,\"取浑天仪的星图来!\"

    当星图展开在眼前,崔知夏将其与日志中的记载一一比对。她发现,倭寇布置的诡雷和毒光装置,其方位竟然暗合二十八宿的星象变化。更可怕的是,他们似乎在利用某种神秘力量,将星象之力与光学武器结合,形成一个巨大的杀阵。

    \"原来如此...\"崔知夏低声呢喃。她抓起笔,在纸上飞速绘制着破解之图。既然倭寇利用星象,那便以星象破之;他们用毒光伤人,那就以磁石净化、以草药解毒。她决定改良磁石滤网,不仅要能吸附毒光中的砒霜,还要能扰乱敌方的光学频率。

    接下来的日子里,登州港陷入了紧张的备战之中。工匠们日夜赶工,敲打磁石的声音不绝于耳;医官们在药庐中忙碌,药香与硝烟味混杂在一起;士兵们反复演练新的战术,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再次进攻。

    崔知夏则整日待在了望塔,与阿砚及一众谋士研究破敌之策。她将三棱镜与磁石滤网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光学装置;又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研制出几种解毒药剂。每当疲惫不堪时,她就握紧手中的三棱镜,破损的镜片提醒着她这场战斗的残酷,也激励着她继续前行。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密探传来消息:倭寇的舰队正在集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崔知夏站在了望塔顶,望着东南方向的乌云,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握紧三棱镜,对着夜色喃喃自语:\"来吧,这场光与毒的较量,我们奉陪到底。\"

    港口的灯火在风中摇曳,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默哀。但崔知夏知道,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只要他们坚守心中的信念,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