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了香、燃了烛、烧了纸。
    长安有些疑惑的问道,
    “您认识关将军?”
    “我认识他,但他不认得我。”
    长安很疑惑,大娘笑着说,
    “我有三个儿子,大儿叫李天一,二儿叫李二,三儿叫李三。他们都在镇南军从军。李二和李三战死,唯一活着的就是李天一,可惜疯了。”
    此话一出,长安的心沉入了谷底。
    “年轻人,不要担心我。我儿虽死,但还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一个孙子已入朝为官,一个孙子已为将军,孙女也在读书,成绩极好。他们虽死,但南楚并没有忘记我,大儿虽疯,但国家每月都会发奉银,而我,有三份,直至我死去。儿媳、孙媳要接我去,但我不愿意。我的老头葬在这里,两个儿子葬在这里,这是我的根。何况,我的大儿子疯了,需要人照顾。”
    “你有奉银,为什么不请人照顾?”
    “请了,但自己的儿子,自己舍不得。钱,不重要,够用就行。曾经,当兵者死了就死了,什么也没有。如今,并不一样。这世道好了起来。有吃、有穿、有住,有书读。看着子孙们一点点好起来,我很开心。这一切,都是从关将军开始的。”
    “你不恨吗?毕竟你的儿子死了。”
    “恨什么?人都会死,只是值不值得而已。要想好的生活,就要有付出,这很公平。我儿虽死,是为国为家,光荣。我儿子的名字,刻在国师长安立的碑上,受世人永远祭奠。我虽为一妇人,但这些道理还是懂的。”
    “你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大娘苦笑了一下,
    “我没有能力,夫君因病无钱医治,而亡,于妻无用。家贫,三个儿,都从了军,他们没有选择,于母可悲。我生在那个时代,想赚钱,都没有机会。如今,不一样了。自从,宁皇登基,贾仁改革,百姓有了活路,更有了希望。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这一切,要感谢国师长安,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也要感谢关将军,是他发现了长安。我在家里为他们请了长生牌。”
    大娘走了,留下的背影,让长安久久无法忘怀。
    他什么也没做,不值得她如此夸奖。
    “老爷!”
    远处小花的声音把长安惊醒,他抬头看时,只见一群仙鹤飞过,在那石碑上绕了三圈。
    那些祭奠之人,齐齐跪下,泪洒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