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 第1080章 太子出征

第1080章 太子出征(2/2)

地位后,这座古都在楚国的直接治理下,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地处天下之中,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楚帝国修建水泥道路,疏通河运,将洛邑变成了连接东西南北的超级枢纽,关中的皮革、蜀地的锦缎、江南的稻米、东海的海盐、荆楚的铜铁、乃至从更遥远的西域、南洋而来的奇珍异宝,无不以此地为集散中转之所。

    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车马塞道,舟船填河,市肆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远胜周王室时代十倍,城墙得到了加固和扩展,城内坊市规划整齐,官署、仓库、邸店、工坊林立,甚至出现了专供西域商旅居住的“番坊”。

    楚国在西域开辟商道的策略已经开始显露出明显的效果。

    昔日的王畿,如今已是帝国腹地一颗璀璨的经济明珠。

    甚至朝堂之中已经有出现迁都洛邑的声音。

    皇帝对于再次迁都的事情是没有想法的,原因有四:

    其一,襄郢本来就是楚国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建造的,规模比起洛邑还有恢宏几分,这才用了多少年,现在就弃之不用,太可惜了。

    其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长江、汉水、淮河这三河流域才是楚国的根基,这地方的人都是真心实意支持楚国的老楚人,放弃自己的根基,将国都放在新附的洛邑,就有些舍本逐末。

    其三,洛邑有的优势襄郢都有,但襄郢易守难攻,这一点洛邑却不行,后世在洛阳建都的,在王朝鼎盛时期都好,但王朝一旦进入衰败期,洛邑就会成为四战之地。

    其四,在熊章的构想之中,楚国以后要实行大陆与海外并重的国策,既要开拓亚洲大陆,也要坚定实行海外开疆,襄郢这个可以乘舟直达大海的都城,要比在洛邑这个内陆城市要好。

    所以综合这几个原因,熊章就否决了朝中迁都的提议。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