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德站在宫城的高台上,望着城下熙熙攘攘的市井,心中百感交集。
虽然在不久前便与楚国签订了那份易地盟约,但此时的宋公德依旧百感交集,这份盟约就如同一把利刃,将宋国近七百年的历史生生斩断。
“君上,司马皇庭和司寇乐观、上大夫华润三位大人求见。”内侍小心翼翼地禀报。
宋公德收回目光,脸上露出一道冷意,而后又很快恢复如常,还顺带整理了一下衣冠,这才对那侍人说道:“让他们过来吧”。
不一会儿,宋公德就看到三人朝着这边走来,为首的是司马皇庭,现在已是耄耋之年,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来,身后跟着的便是司寇乐观和上大夫华润。
这三人分别来自宋国的卿族皇氏、乐氏、华氏,再加上相国的戴氏,这几家与公族共同掌控着宋国的权力。
宋国其他贵族基本上都只能屈居这几家之下,没有半点冒头的机会。
其实在春秋中后期,诸侯们跟周天子的境遇几乎相同,在这个时期,周天子无法掌控诸侯国,诸侯国既不听调也不听宣,而这些诸侯在自己的国内的情况也都说不上好。
晋国有六卿轮流执掌朝政,晋侯逐渐靠边站。
齐国内,齐侯也是对各卿族失去掌控,导致各卿族倾轧,最后便宜了田氏。
鲁国有三桓专权,鲁侯暗弱。
宋国也是如此,宋公的权利被各个卿族瓜分,只不过宋国君主还有公族支持,没有成为傀儡。
司马皇庭来到宋公德的面前说着就跪倒在地:“君上,老臣听闻宋国要与楚国签订易地之盟,举国迁徙海外,此事当真?”。
宋公德扫了一眼面前跪着的三人,他这次也没有装腔作势的去扶垂垂老矣的皇庭,他心知这三人必定是兴师问罪而来。
“司马听错了,不是要与楚国定盟,而是宋楚两国已经签订了盟约,已经无法更改了”,宋公德神情平淡的对司马皇庭说道。
司马皇庭听到宋公德的话,也没有在意国君为什么不扶起自己,而是自己就站了起来一脸激动的说道:“君上肯定是被戴欢所蒙蔽,老臣请斩奸佞戴欢”。
“呵呵…”,宋公德冷笑几声,然后说道:“斩了戴欢之后呢?我们宋国去跟楚国决裂开战?”
“君上,我宋国占据天下最好的土地,岂能弃之如敝履,到海外开荒?”,司寇乐观抱拳说道。
“好啊,那就请司寇领兵五万,前去跟楚国谈谈,你若能让楚王同意保留我宋国之地,寡人这个国君之位就让给你乐氏一族如何?”,宋公德嗤笑一声说道。
听到国君的话,司寇乐观顿时说不出话来。
他想不到平日好言好语的国君今日怎么这么大的气性。
“君上啊!”,司马皇庭瞥了一眼无言以对的乐观,只得自己亲自出手了,只见他突然老泪纵横的说道:“我宋国自微子启封宋以来,世代居于此地,祖宗陵寝皆在此处,如何能弃之而去?”
宋公德听到司马皇庭的话,顿时沉默了片刻,将宋国历代先君的陵寝留在这里也是宋公德有些内疚。
过了一会儿,宋公德的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起来,他目光扫过眼前的三人说道:“诸位可知楚国开出的条件?若不签此盟约,三月之后,楚军将兵临城下,以我宋国之力,能挡楚国虎狼之师几日?”
皇庭三人听到这话也是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答案,宋国跟楚国相比,就如同萤火与皓月。
楚国一统天下的大势已成,秦晋都不能挡,更何况是宋国。
“君上”,这个时候上大夫华润突然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与其国破家亡,不如保存血脉,楚国既允我十万子民迁徙,又有海军护送,已是仁至义尽。”
司马皇庭和司寇乐观两人听到上大夫华润的话,脸色一变,在来之前,他们三人就说好了要一起给国君压力,让国君罢免国相戴氏,好在宋国迁居海外之后将戴氏踢出朝局,现在不成想华氏居然背刺。
“仁至义尽?”,司寇乐观冷笑道:“上大夫莫非忘了,若是楚国中途变卦,我十万子民岂不葬身鱼腹?,我宋国就算是迁居海外又岂能将宋国臣民的生死寄托于楚国之手?”
“那司寇之意如何?”,宋公德这时候也看出了这三人的小心思,明白这三人并不是要阻止宋国迁居海外。
“臣以为,若是真要迁居海外,应该分批移民,这样就不怕楚国动其他心思,臣愿意带着乐氏和部分国人第一批移民,为君上打前站”,司寇乐观说道。
“臣也愿意带领皇氏第一批移民”,司马皇庭也抓紧说道。
“老大人一把年纪了,如何能经得起海上漂泊之苦,臣愿意第二批移民,还请君上应与”,上大夫华润说道。
华润的话音刚落,司马皇庭和司寇乐观还要说话,但却被宋公德抬手制止了争论:“够了,你们的忠心寡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