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外面的东西,肯定没有宫里的安全,她全部不能要。
“娘。”
赵姝只好说道:“这里是皇宫,什么没有呢?如果我需要,一句话就有人为我准备了,东西还是带回去吧!”
现在她是太孙妃。
大明第三代皇帝,是她的孩子。
可以说比起朱允熥,在宫里还要受宠,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老朱一定会安排人,无论什么都要找回来。
绝无例外!
朱允熥说道:“岳母,姝儿说得对。不是我们不相信你,而是担心,你也被利用了,刚才曹国公给我送了一堆东西,最后我还是让他带回去了。”
刘英慧只是个普通的妇人,不是很懂这些东西,但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同意道:“好了好了,我都听你们的,不过我想为你们做一顿饭,请问殿下可以吗?”
这个自然可以。
朱允熥道:“柳六,带岳母去御膳房,不过御膳房内,有的是人,让您下厨不合适,要不我再安排人做吧?”
刘英慧笑道:“那不行!姝儿最喜欢,吃我烧的菜。”
她也是那种,闲不下来的人。
当了瑞昌侯夫人那么久,最近一直是挺闲,也挺无聊的。
现在进宫了,当然得露两手,给自己的好女婿尝一尝。
赵姝轻声道:“殿下,让娘去吧!”
朱允熥唯有同意,让人带刘英慧去御膳房。
过了没多久,就有太监端着满桌子的饭菜回来。
刘英慧笑道:“都是姝儿平时,最喜欢吃的。”
赵姝幸福地说道:“好香啊!”
朱允熥说道:“那么我也不客气了。”
刘英慧笑道:“殿下不用客气,我做了挺多的,还让人给妙锦她们也送过去了。”
她的考虑,还是挺到位的。
御膳房内,什么都有。
想要做大餐,还是很容易的。
再加上刘英慧的用心,这一顿饭,吃得还是特别满足。
朱允熥说道:“岳母有时间,可以经常进来坐坐。”
赵姝忙道:“这样不合规矩的。”
要知道宫里的规矩,还是特别多。
刘英慧又不是宫里的人,随意进出的话,只怕会带来很多不应该的麻烦。
朱允熥说道:“无所谓,到时候岳母要进来,就和护卫说,我会吩咐护卫,直接联系东宫,会有东宫的人,带岳母进来的。”
刘英慧欣喜道:“这样好,多谢殿下!”
她就知道,殿下是个好人。
自己女儿怀上孩子了,作为母亲的,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管呢?
一定要重视起来,经常进来看看。
虽说皇宫里面,有专门的人。
但他们,哪有母亲好呢?
赵姝看到朱允熥安排好了,心里暖洋洋的,知道都是为了自己。
这顿晚饭吃完了,朱允熥还要回去,继续上班。
刘英慧继续留在宫里,陪着赵姝,也要教一遍赵姝,应该怎么养胎,尽管现在肚子还没隆起,她已经特别重视了。
未来的外孙,可是大明第三个皇帝。
他们老赵家,祖坟都冒烟了。
能不重视吗?
必须重视起来。
——
娄庆丰被安排到,之前朱元璋种红薯的那块地里。
地是李家的。
朱允熥也不管李景隆乐意不乐意,直接将其征用,以后就是娄庆丰用来改造作物的试验田。
娄庆丰很认真,他得到了朱允熥的礼遇。
无论如何,也要回报这一份知遇之恩。
来了没多久,在这里就堆满了,各种的种子,当然也有已经播种的,现在开始发芽长苗了。
现在对粮食的研究,只是初步开始。
距离真正有结果,还远着呢。
不过娄庆丰最喜欢的,正是这些东西,只要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研究,他就能停不下来,心中的兴奋,无法形容。
“娄先生的速度真快。”
姚广孝来这里走了走,道:“那么快就把这里,形成规模了,我们大明最初种植红薯的地方,就是这里了,还是陛下亲手在这里种的。”
娄庆丰没想过,这个地方还能如此重要。
就连陛下,也亲手在此种红薯。
可见整个朝廷,对红薯、或者对粮食有多重视。
娄庆丰说道:“那我更应该,尽快做点成绩出来,好告诉殿下,并没有找错人。”
于是乎,他更认真了。
目前要改的,是两种作物。
一种是水稻,一种是红薯。
这些都在朱允熥,给的方向里面。
但是怎么改,如何降低病虫害,提高产量等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