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只会蹭热度啊! > 第184章 炸裂的新电影?

第184章 炸裂的新电影?(1/3)

    针对周阳的第二轮封杀……

    没有任何雷声。

    亦没有任何雨点。

    或许是渴望电影票房再高一点,或许是为了【天娱】上市前的最后一仗做准备。

    【天娱】最终并没有配合着【华影国际】将《人在江湖》这部电影剔除对这两家“背叛”的院线的合作。

    他们需要票房!

    电影公司上市前最灿烂的业绩就是票房!

    《人在江湖》这部电影的票房,无疑是最直观的数据!

    尽管港岛、台岛电影圈里,很多电影人都很不满,有些小情绪。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公司的上市股价和未来。

    【天娱】高层对待那边,始终保持着安抚态度。

    “让他们蹦跶一会吧!”

    “他们不会一直火的。”

    “等到他们电影不火了,一切都好说!”

    类似的话语,最终将那些情绪压了下去。

    所有人怀着愤怒,等待着周阳的失利。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

    冬日的肃杀,终于远去,天气渐暖。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中旬,华夏电影圈发生了两件大事。

    对于【天娱】而言,更是锦上添花的大事!

    第一件是在无数电影人的注视下,《人在江湖》这部电影轰下了接近2.7亿人民币的票房!

    上映接近一个月,日票房已经跌至300万左右,但热度依旧。

    第二件事是,【柏林国际电影节】那边传来了一条消息。

    那就是,多方面消息都确认《人在江湖》这部电影入围了该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成为千禧年以后,第一个入围该竞赛单元的导演。

    ……

    2004年之前,华夏电影在国际影展上的表现并不算特别突出,甚至用“颗粒无收”这四个字来形容,都不为过!

    千禧年之前,陆陆续续有华夏导演带着电影入围到三大电影节的现场里……

    千禧年之后,华夏电影仿佛一下就遭到诅咒一样,除了“特别展映”环节亮相,成为媒体焦点以外,压根就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

    尽管如此,对于国际三大电影节的狂热,却依旧深深地烙印在五代导演的内心深处……

    华夏电影人而言,柏林电影节(以及戛纳、威尼斯)不仅是展示作品的平台,更是一种“国际认可”的象征!

    对于华夏导演而言,走出国际,被欧美所认可,并站在至高的艺术殿堂上,和欧美导演肩并肩,这是一种至高荣耀!

    就算没有站在至高的艺术殿堂上,去亮个相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回来的时候,你不写几篇站在红毯前搔首弄姿的新闻,你都对不起自己!

    而这一次……

    当听到《人在江湖》疑似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瞬间,整个电影圈都沸腾!

    各大报纸紧急撤换原定头版,用加粗红字标题争相报道:“《人在江湖》破冰柏林!华夏电影4年首闯主竞赛!”

    与此同时,《人在江湖》电影剧本到电影杀青的一系列新闻全部都被翻了出来,甚至还有导演李正涛早先年为了电影呕心沥血的经历,被大炒特炒,配上“从草根到国际!揭秘柏林风雨十二年”等煽情文案,甚至无数人第一时间将李正涛誉为“东方的电影明珠”……

    一条条新闻报导围绕着《人在江湖》大写特写……

    一夜间!

    竟是满城风雨!

    ……………………………………

    2月18日。

    距离【柏林国际电影节】公布最终的名单,仅剩下7天不到时间了。

    对于国际电影节。

    沈龙内心深处永远都有带着一丝渴望的滤镜。

    在他上燕影学院的时候,他就曾经想过,有那么一天,自己能够登上国际电影节的舞台!

    纵然没有登上舞台,没有入围,但只要自己的电影,能够在电影节上放那么一小段,他都觉得此生无憾。

    《迢人》的成功……

    《山村老尸》的台岛之行……

    将这种尘封的渴望感,最终涌上了心头,于是,他默默地离开了公司,带着团队走向了偏远的山区。

    《矿井》这部电影,就是在那个时候,应运而生。

    为了这部电影,他带着团队呆在矿山上,呆了接近一个月,用风餐露宿来形容,都不为过……

    这部电影,他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这期间,他非常的偏执,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集中起来,以他要求的方式拍摄着。

    这期间,或许是因为他的偏执和疯狂,摄影师受不了跑了、演员受不了跑了,电影一度陷入了搁浅……

    拍摄期间,亦听到了矿塌陷的声音,一度面临着生命危险!

    但,最终还是拍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