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 第463章 回忆录

第463章 回忆录(1/2)

    陈族老死了。

    交出陈氏族谱后,他眼里的光彻底散去。

    也许在弥留之际,他看到了搭救之人的到来。

    就像嘴里残留的那最后一点甜,用味觉在告诉他。

    陈氏后人还有将来。

    耳边有男人们长长的叹息,有女人们压低声音了的哭泣。

    像这种事,在流放岛上时常都会发生。

    之前他们都已经麻木。

    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生常态。

    何况是在这流放岛屿?

    但这次终归是不同的,他们见到了离开这里的曙光。

    陈族老撑了那么久,最后终是没能离开这座代表你有罪的囚笼。

    月红和暗香看着同伴们在山腰处,寻了个风水宝地用铁锹挖坑。

    是不是风水宝地没人能证实。

    但这里符合那句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于那些在此埋葬过亲人的人来说,这里风水极佳。

    不然,他们怎么可能否极泰来,终于有人来岛上搭救他们了?

    安葬老人期间,陈二爷和陆沉就在他们旁边讲述起这座海岛上的旧事。

    这些不为人知的陈年往事,陈二爷是从一本回忆录上看到的。

    岛上是有农具的,早期这座岛上也有官兵驻扎。

    他们负责监督流放犯人干活服劳役。

    在山势平坦的地方建造房屋,在没有树木的地方开垦出一块又一块梯田。

    那时的运送船只也掌握在岛上官兵的手中。

    他们可以通过船只去到望乡县采购岛上需要的物资。

    望乡县即便换了县令也需得配合流放岛上的官兵。

    留下回忆录的就是驻扎在流放岛上的一名官兵。

    他记载的也不是多明了。

    从下方留下的时间点来看,迄今已有十九年。

    这回忆录叙述了望乡县为何会爆发瘟疫,也是他最后的遗言。

    据册子上所述,约莫是七年前——换成今时今日已有二十六年。

    流放岛上新到的流放犯人中有一位武安侯府的赵世子。

    这位赵世子得罪了皇家贵胄,被流放到这海岛上。

    因他的罪责并没影响其家族,故而这流放路上也没解差敢欺压于他。

    到了流放岛,这位赵世子更是不把这里的官兵当一回事。

    不说听命下地干活服劳役了,整日带着他的随身护卫在岛上闲逛。

    更有甚者,这位赵世子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后宫。

    岛上的年轻女子但凡不是长得太丑的,他都让那名护卫将人掳来玩弄。

    搞得岛上的人们怨声载道,官兵们也对他敢怒不敢言。

    毕竟他出身武安侯府,其家族势力还在,谁也不想轻易得罪这尊大佛。

    然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一年后,那位赵世子的身体每况日下。

    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就将怨气发泄到他的随从身上,抓到什么都往护卫身上砸。

    那位随从起先是有力不还手,后来发现自己也没了以往的身手和力气。

    赵世子打骂那护卫也没用,于是他掏银子一封一封的往京城家中寄去求助信。

    没想到还真就成功了。

    他的幼妹被选秀入宫,得了新帝的恩宠,赦免了他的罪责。

    赵世子离开这里时并没将一直保护他的护卫带走。

    这位护卫便留在了海岛上。

    没了主子身份光环罩着的护卫身体越发不好了。

    他也不下地干活,成日躲在他和赵世子同住的木房子里。

    以前被他俩欺压过的民众就将怒火发泄到他身上。

    一开始是叫骂,发现他骂不还口。

    后来就有人上手打他,打了他才知道他好似无力反抗。

    于是这名护卫就在海岛上替他主子偿还了四年罪孽。

    他受够了,他忍无可忍。

    于是他点了一把火打算就此了却余生。

    结果那火没烧起来。

    护卫看着明明就是木制的房子,怎么就不着火呢?

    他仔细回想,当初他和赵世子在山里闲逛时。

    有一次无意中划破了树皮,树皮被刮破后,流下一层层的树脂。

    赵世子当时就突发奇想,要将这些树脂当众油漆刷到他们居住的木房子里。

    两人说干就干,用布巾捂住口鼻,提着木桶来刮树脂。

    主仆俩就像勤劳的小蜜蜂,来来回回的捣腾。

    树脂会凝固,他俩刮不到树脂了就刮破另一棵树皮。

    直至将他们居住的木房子焕然一新。

    看着眼前依旧崭新的木屋,护卫恍然大悟。

    他和赵世子哪里是中了岛上的瘴气。

    分明是被这无色树脂毒害至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