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真不愧是全球顶尖的集团啊。”
李肖恩悠悠感慨一声,目光从文件上的条款一扫而过,随即又拿上来第二份。
先锋领航集团就有控股贝莱德集团,在不少公司的股权架构中两个集团共同持股占据前二的股东位置,早已形成某种共生的关系。
这么多年下来,两家开出的条件说实话也相差不了多少,但其中的条例还是让李肖恩不免在心中感慨万千。
庞大的资金链支持,与两家集团持股的部分同业务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促成合作,更有后续不管是人手还是宣传等资源的帮持,都是他如今这站在起跑线上的初创公司如今所急需的。
除此之外,公司的主要理事人还是保留在他身上,除去两家集团,他个人还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如此细数下来,换做是哪一个刚有点小成绩的创业者都会眼红。
心中也对集团给出的条件自信满满,霍布森与图尔斯没有再出声干扰,老神在在地端起咖啡,抿了一口。
过了好一会儿,李肖恩才将手中的文件重新合上,放回到面前的桌子上。
“怎么样,李先生?”
图尔斯两人脸上挂着笑容,“不管是资金还是资源,先锋领航和贝莱德都能给予BanYan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支持,相信我,有两家集团的相助,BanYan会在极短时间内名扬世界,成为继Facebook后又一互联网奇迹,甚至是上市都用不了太久……”
“这样想来,兴许你在大学毕业之前就已经足够,二十岁出头便登上福布斯富豪榜,这是多少人至今为止都想象不到的。”
这般说着,霍布森与图尔斯两人看向面前青年还有些稚嫩的脸庞,虽是奉承迎合的好话,但他们心里都清楚,以目前青年的成绩来看,那样的未来并不是没有可能。
果然,这个世界上,在互联网这个领域,从来不缺少一飞冲天的天才。
心中感慨着,在他们的目光注视下,竟是看到李肖恩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摇了摇头。
“很抱歉,你们两家给出的待遇和条件都很好,但我现在认为,还是太早了。”
“……”
此言一出,整个办公室顿时陷入一片诡异的沉默。
“李先生,你是有什么顾虑吗?你应该知道的,我们两家集团实际上,是属于资产管理的公司,只是接受客户的资金进而进行长而稳定的投资,以此获得酬金……”
好半晌,霍布森才紧皱着眉头,连忙解释道,“你放心,合作的合同里也有写明了,我们绝不干涉你对BanYan的唯一理事权利!”
“我都有看到的,不是这个问题。”
李肖恩笑着摇头,正要再说什么,另一边的图尔斯又连忙抢过了话。
“李先生,你是认为我们现在开出的价格还太低了吗?”
“没有,实话说,你们给出的条件,哪怕是一些初步上市的公司都梦寐以求的。”
李肖恩还是笑着摇头否认,说的便还是之前他一直推迟融资日期的原因。
公司初创时期,在得到一部分融资之后,将大部分的股份交出去了,以后公司发展做大做强,股份的单价水涨船高,回过头看,一开始因为一点如今看来的蝇头小利将大部分股份交出去,任哪一个人都不免捶胸顿足。
现在公司刚融完资,钱不缺,技术也足够,他对未来发展更是信心百倍,没理由在这个稳定发展的阶段将股份变卖出去。
更何况,将公司大头的股份交出去,反而让他失去那点公司的归属感,有种帮人打工的感觉——虽然已经做好了融资稀释占有股份份额的准备,但他还是不愿让那一步来临得这么快,这也就是他为什么第一轮融资率先选择的是苏菲尔。
这样想想,只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无需任何操心,静静等到企业的发展进而分红甚至重新将涨高的股份变卖出去,这样的收益不可谓不低。
这就要看眼光了,赔得血本无归的风投不是没有,但只要资金链足够雄厚,进而投入到稳定收益的地方去,凭借本金的庞大吸收其余散户,进而扩大收益,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了。
这就是两家集团的经营模式。
“李先生,你要知道,对企业来说,有的时候,时间是比资金更重要的战略资源!”
明显听出李肖恩的意思,图尔斯面色沉重地开口,“固然,我们两家集团都看好BanYan,未来有不小的概率可以发展起来,直到真正有了规模,甚至是上市的时候,股份的价格自然要比现在高不少,甚至是好几倍,好几十倍……”
“但你的时间耗费在那了。”
图尔斯语重心长地劝诫道,“你现在与我们两家,甚至只是一家合作,得到的资金和资源无疑可以将BanYan如今的声势推到新的高度,公司得以快速发展,以后领先的时间,用来承接更多的合作和业务,得到的未必有股份差价变化得少,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