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铁了心要走武仙之路,他要让仙秦,成为东荒第一大国。
只是,不知为何。
自从千涯前辈,将那长剑重新炼制之后,白起却觉得使起来,再也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
总觉束手束脚,难以全力施为。
即便是修了武仙,成就凝丹之后,也是一样。
无奈之下,只得将此剑封存。
从此以后,他的征战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率军攻占仙朝楚都,为打击楚国的军心士气,下令放火焚烧了在西陵的楚先王陵墓,仙楚溃不成军。
秦王便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
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武功治世,威信安邦,故号武安。
白起的名号,更是威震天下。
他借助战场杀戮,凝聚纯粹的杀伐之剑意,凭借赫赫军功,收拢万千将士与仙秦子民的崇拜与信仰,化为磅礴香火愿力。
尸山血海之下,他身上的威压一日重过一日,心性也逐渐开始有些狂悖。
长平一役,四十万赵兵投降。
他以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恐日后生灾乱。
于是设计,将赵国降卒四十万坑杀,只留下部分年纪尚小的军士回国报信。
一时震惊当世。
其名号,也成为仙朝战场上最为响亮的一个,令人闻风丧胆。
赵国仙朝,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
白起再也没有见过老武仙,也许他是对自己依旧走上这条路,感到有些失望。
也许是在这仙朝乱世之中,死在了某处。
亦或是依旧如同没有见过自己那样,在世间云游。
白起并不感到后悔,他已经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完成了心中的宏愿,并且,现在依旧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然而,武仙之路毕竟依赖君权香火。
于是相应的修行之道,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征战杀伐。
等到他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似乎已经有点晚了。
朝中应侯妒贤嫉能,畏其大功,使得秦王罢兵言和。
又以他用兵如神为由,令他起兵攻赵。
可彼时天时地利人和,秦军占不到一样,屡次遭到他的拒绝,由此触怒了秦王。
那时,他隐隐开始觉得,自己这条路,恐怕是要走到头了。
直到他奉命与燕国在阳陵会战,战事还未结束,三座仙朝便派人将此地封印。
仙朝来使,不知从何处寻得了那柄飞剑,送到了自己的面前。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看清飞剑上刻着的那两个字。
炼气士的前辈们,真是厉害啊。
竟然能够看得这么远么?
“白将军,走得体面些吧。”
杜邮亭中,白起拿着那柄剑,过往种种一一闪过。
虽然心中有万千不忿,也只化作了一声长叹。
后悔吗?好像也没有。
人总是会去美化那条当年没有选择的路,想着如果当年选了那一条路,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当然会不一样。
只是,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没有人说得清楚。
人世间行走,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是会有遗憾的。
棋局成败,不在一招,而在招招。
落子无悔。
“不过是愿赌服输罢。”
……
眼前的景象如同墨色幻灭,纷乱的思绪逐渐清晰。
束锋横于宋宴身前,嗡然作响。
丝丝缕缕熟悉的阴阳二气,从飞剑之中涌出,没入无尽藏界内的天穹。
现世之中,宋宴双目紧闭,无数剑气从镇道剑府之中澎湃而出。
周身衣袍无风自动,一股冰冷肃杀的锐意透体而出。
他忽然双目睁开,眼中金芒流转,神色之间却满是讶然。
剑意?!
不完全是,只能算剑意的种子。
应当是白起在舍弃束锋之前所悟的一部分剑意。
令宋宴震惊的是,他在已经拥有了自己万象剑意的情况下,又拥有了不完整的镜花水月和眼前这杀伐剑意。
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能够通过观摩前辈的足迹,重走上古剑修之路,以此获得多种不同的剑意么?
其实这个想法,在此前参悟镜花水月之时,便已经在心中埋下了。
只是直到现在,他才真正能够确定这一点。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看来自己剑意的特殊效果,恐怕就是能够容纳天下剑道万象。
宋宴心中大喜过望。
剑意的强大,无需多言。
况且最重要的还不仅仅是如此,每一位剑修的剑意,都意味着日后有可能以此成就神通。
那是否意味着,自